[实用新型]一种茶叶采摘用分类指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9305.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永春伟正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21 | 代理人: | 叶友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采摘 分类 指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采摘用分类指套装置。
背景技术
茶,汉语词汇,音cha(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tze.),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茶叶在采摘时一般由有经验的采茶人手工采摘,这样才能保证茶叶的色泽形状是否符合要求,然而在采摘过程中,摘下茶叶后需要人手部反复将茶叶放置于采茶框中,费时费力,且对于不同要求的茶叶还需要分类放置,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采摘用分类指套装置,用于解决采茶人在采茶时需要手部反复运动带来的不便问题,同时对茶叶分类采摘时也需要耗费时间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采摘用分类指套装置,包括食指套环、中指套环、第一分装袋、第二分装袋、伸缩皮筋、分装盒、开关盖和腰带,所述食指套环为两个,所述中指套环为两个,两个所述食指套环和两个所述中指套环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分装袋和所述第二分装袋,所述第一分装袋和所述第二分装袋上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伸缩皮筋,所述第一分装袋和所述第二分装袋底端分别连接所述分装盒的两个盒口,所述分装盒后侧设置有所述开关盖,所述分装盒外侧连接有所述腰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装袋和所述第二分装袋为透明塑料袋;
优选的,所述分装盒内部为两个盒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装袋和所述第二分装袋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分装盒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采茶人使用时,将食指的上下部分别套设食指套环,中指的上下部分别套设中指套环,由于食指套环和中指套环之间并排连接有第一分装袋和第二分装袋,且之间设置有伸缩皮筋,采茶人在采茶时,使用食指、中指和拇指采茶,采摘完毕后使用拇指将茶叶按照分类推送到第一分装袋或者第二分装袋中即可,无需手部来回操作将茶叶放回框中,由于第一分装袋和第二分装袋分别连接于分装盒内的两个盒体中,同时分装盒通过腰带缠扰于采茶人身上,进一步扩大了收纳装置的容量,且方便携带和采摘,透明的分装带以及分装盒便于观察采摘情况,提高了采摘效率,且节省了多余的劳动力施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茶叶采摘用分类指套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食指套环,2、中指套环,3、第一分装袋,4、第二分装袋,5、伸缩皮筋,6、分装盒,7、开关盖,8、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永春伟正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泉州永春伟正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9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