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冷却液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9041.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顾焱;许友生;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冷却液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设备,具体涉及汽车冷却液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国家也开始呼吁节能减排。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未经利用便散失在大气中,对一些可回收能源的回收利用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具有多种针对汽车尾气进行再利用的设备,但没有针对冷却液进行余热利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冷却液余热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冷却液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安装在节温器的出液口和散热器的进液口之间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互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电磁阀和发电组件,且第二电磁阀的进液口与节温器的出液口连接,汽车冷却液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工作的控制器;
所述发电组件包括:
串联在第二管路上的壳体,壳体内部具有供冷却液通过的通道,壳体还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散热器的进液管连通;
多个温差发电片,各温差发电片的一侧与所述壳体贴靠配合;
散热元件,设置在温差发电片远离壳体的一侧,用于对温差发电片的进行散热;
控制电路,与温差发电片连接,用于将温差发电片的电力输送至汽车的用电设备上。
通过设置与第一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冷却液从第一管路或从第二管路通过,当冷却液从第二管路通过时,发电组件能够利用冷却液的热能进行发电,从而给用电设备供电,本申请在有效利用冷却液的余热进行发电的同时,也对冷却液进行了初步冷却。发电组件的壳体被冷却液加热,温差发电片与壳体贴靠的一侧温度高,与散热元件配合的一侧温度低,从而产生温差,能够进行发电。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的出液口和节温器的进液口之间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比较器,比较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与预设的阈值比较输出比较信号,控制器根据比较器输出的比较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工作。
发动机刚刚启动时冷却液温度较低,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发电效果较弱甚至不能够进行发电,当发动机出来的冷却液的温度低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工作,使第一管路导通,第二管路闭合;当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冷却液温度升高,当温度传感器探测的冷却液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此时冷却液能够被用来发电,通过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工作,使第一管路关闭,第二管路流通,冷却液从第二管路通过。
可选的,所述壳体与温差发电片配合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侧嵌设在对应的凹槽上。
设置凹槽能够方便温差发电片的安装定位,也能减小温差发电片与通道之间的距离,提高传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壳体与温差发电片配合的侧壁的导热性能大于壳体其他侧壁的导热性能。
可选的,所述壳体与温差发电片配合的侧壁的材质为铜,壳体其他侧壁的材质为铝或者铝合金。
这样设置能够充分利用冷却液的热能进行发电,实际运用时壳体其他侧壁的材质还可以为绝热材料或塑料。
可选的,所述通道为往复弯折的形状。
往复弯折的形状能够提高冷却液的行程,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可选的,所述通道邻近所述温差发电片。
可选的,所述散热元件包括:
散热板,与各温差发电片远离壳体的一侧贴靠;
间隔布置的多个翅片,固定在散热板远离温差发电片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具有多个凸耳,所述散热板上也具有多个凸耳,各凸耳均具有通孔,壳体的凸耳与散热板上的凸耳一一对应相互配合,壳体和散热板通过穿过对应两个通孔的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第一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冷却液从第一管路或从第二管路通过,当冷却液从第二管路通过时,发电组件能够利用冷却液的热能进行发电,从而给用电设备供电,本申请在有效利用冷却液的余热进行发电的同时,也对冷却液进行了初步冷却。发电组件的壳体被冷却液加热,温差发电片与壳体贴靠的一侧温度高,与散热元件配合的一侧温度低,从而产生温差,能够进行发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冷却液余热利用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示意图;
图2是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未经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9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强制风冷导流的发电式增程器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汽车中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