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器码盘结构、减速器及机械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63209.0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锋;林高宏;俞红华;杨庆华;吴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琦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盘结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涉及减速器码盘结构、减速器及机械手。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6181989A,公开日:20161207)机械手,包括底座和相对底座可转动设置的转轴一,转轴一上固定有码盘一,底座上可拆卸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套设在转轴一外侧,电路板上设有缺口三,转轴一位于缺口三内;缺口三大于转轴一外径使得当电路板向转轴一侧部移动时转轴一穿过缺口三脱离电路板;电路板上固定有读头一,读头一具有缺口一,码盘一位于读头一的缺口一内,使得当电路板向转轴一的侧部移动时码盘一脱离读头一的缺口一。
在该机械手中,当码盘安装在转轴上时,为了码盘运行稳定,需要对码盘的位置进行调节。照样的,当码盘需要更换时,新码盘的位置也需要调节。其拆装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拆装方便的减速器码盘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减速器码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上周向旋转设置有码盘二,上盖上固定有与码盘二对应设置的读头二;所述的下盖上周向旋转设置有码盘一,下盖上固定有与码盘一对应设置的读头一;上盖和下盖相合时形成供码盘一、读头一、码盘二和读头二放置的安装腔。
在本减速器码盘结构中,码盘一和码盘二可独立组装测试。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其中一个损坏,可单独更换,减少维修成本。
在上述的减速器码盘结构中,所述的上盖上具有用于固定在其它部件上的固定部二;所述的下盖上具有用于固定在其它部件上的固定部一。
在这种结构中,上盖通过固定部二独立安装到其它部件上;下盖通过固定部一独立安装到其它部件上,拆装较为方便。比如说,当上盖需要更换时,只需将上盖拆卸下来,不影响下盖。
在上述的减速器码盘结构中,包括螺钉二,所述的螺钉二从上盖外部穿过上盖并固定在读头二上;码盘结构还包括螺钉一,所述的螺钉一从下盖外部穿过下盖并固定在读头一上。
在这种结构中,螺钉一和螺钉二上较大的头部分别位于上盖和下盖的外侧,避免螺钉一和螺钉二的头部占用上盖和下盖内部空间,从而使得码盘结构更为紧凑。
在上述的减速器码盘结构中,所述的读头一和读头二在竖直位置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读头一和读头二的形状一般较码盘一和码盘二向径向外部凸出,因此,设置读头一和读头二在竖直位置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使得码盘结构更为紧凑。
在上述的减速器码盘结构中,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密封圈,使得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外部灰尘或油雾进入码盘一或码盘二而造成码盘结构失效,从而使得码盘结构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减速器码盘结构中,所述的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相错开。
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相错开,使得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更为容易分别独立安装,互不影响。
在上述的减速器码盘结构中,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套件二,所述的套件二和上盖之间设有轴承二,所述的码盘二固定在套件二上;所述的下盖上设有套件一,所述的套件一和下盖之间设有轴承一,所述的码盘一固定在套件一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拆装方便的减速器,技术方案如下:
减速器,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内穿设有转轴一,所述的本体内还设有穿设在转轴一内的转轴二;其特征在于,减速器包括上述的码盘结构,所述的码盘一周向定位在转轴一上,所述的码盘二周向定位在转轴二上;所述的固定部一固定在本体上,所述的固定部二固定在本体上。
在本减速器中,由于码盘结构可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本体上,或者码盘结构可作为一个整体从本体上拆卸下来,码盘结构在拆装过程中,无需调节码盘一和码盘二的位置,因此,使得减速器的拆装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拆装方便的机械手,技术方案如下:
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减速器。
由于在本机械手设有上述减速器,使得机械手的拆装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减速器码盘结构安装在减速器本体上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减速器码盘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减速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琦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琦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3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