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柔性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07335.4 | 申请日: | 201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6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龙;谢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市广工大数控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7/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282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柔性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柔性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滤芯螺纹盖板是锁紧过滤棉芯和滤芯安装定位的部件,因此滤芯螺纹盖板是汽车筒型汽油滤芯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零件。
滤芯螺纹盖板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经过冲压成型、冲孔、落料、螺纹加工、脱油、表面处理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其中螺纹加工和脱油这两道工序,目前都是通过人工配合将工件提取至相应的机器设备内进行加工,而工件在冲压落料后,工件的切口往往形成锋利的毛刺,人手取放工件的过程中,容易刮伤员工手指。
同时,工件在螺纹加工完毕后,工人需要人手伸进冷却液槽内将工件提取出来,而冷却液添加了多种化学药剂,会对工人手部皮肤造成一定损伤。
另外,汽车滤芯的型号和系列非常多,生产厂家需要频繁更换型号产品进行生产,而每次进行更换型号中,因为产品本身的尺寸存在一定差异、加工工装的位置以及尺寸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都将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夹具无法实现统一性,从而造成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设备无法做到相互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精准控制以及便于调节的工件柔性夹持装置,旨在提高工件柔性夹持装置的适用性和自动化程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法兰连接板,所述法兰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顶面可与外接的机械臂相连,所述安装底板底面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夹持工件的气动胀紧装置,所述气动胀紧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相连的气动手指、连接板以及夹爪,所述气动手指顶面固定连接于安装底板的底面,所述夹爪包括相互分离的左夹爪和右夹爪,所述左夹爪和所述右夹爪顶部均卡入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卡槽内且可被所述气动手指驱动而沿着所述卡槽相互靠拢或相互背离运动,所述安装底板底面还设有与所述气动胀紧装置数量相等并紧邻所述夹爪且用于检测工件被夹持情况的接近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接近传感器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并配合螺母与所述支架栓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架设有水平设置且呈长条状的第一槽孔,所述接近传感器可穿过所述第一槽孔并与所述支架栓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安装底板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第二槽孔,所述气动手指顶面通过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安装底板栓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左夹爪底部末端和所述右夹爪底部末端可相互靠拢而拼接形成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向下移动,并且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到位后,通过气动手指驱动夹爪的左夹爪和右夹爪进行相对背向运动,从而使得左夹爪和右夹爪共同夹紧工件中心孔。而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夹持工件并移动至料仓上方后,通过左夹爪和右夹爪相互靠拢而松开对工件的夹持,使得工件落入料仓内,同时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还有工件卡于夹爪末端。
通过上述的工件柔性夹持装置结构使得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对于工件提取更加精准地进行控制,可提高生产线的整体自动化程度,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可通过气动手指与安装底板之间的连接位置调整以及接近传感器与支架之间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调整,使得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可应用于多种带有中孔的工件夹持工序中,从而提高工件柔性夹持装置的生产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柔性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柔性夹持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柔性夹持装置的气动胀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柔性夹持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柔性夹持装置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市广工大数控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市广工大数控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