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内空气环境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3618.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锡鑫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空气 环境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系统,特别涉及隧道内空气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山中或地下或水下并铺设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山岭隧道是一种特殊构造物,由于其在空间上的限制而使隧道内的环境状况比较复杂,隧道一般长度都较长,同时在车辆行程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等无法高效的进行排放,而使得隧道中部的空气质量非常差,对行驶于隧道中的驾驶员造成很大的困扰,若在一些隧道较多的的地区,则容易造成驾驶员身体的不适;所以在隧道内一般会设置很多的通风风扇,以保持隧道内的空气流通,但是对于车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则不会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无需长时间启动通风风扇,若始终保持通风风扇启动,则会造成电能的浪费,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内空气环境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隧道内的汽车尾气浓度来对通风风扇进行控制,若浓度高,则保持始终启动状态,若浓度低,则保持间歇性启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隧道内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若干通风风扇,还包括用于间歇性驱动通风风扇启闭的间歇性驱动装置、用于检测隧道内汽车尾气浓度并输出浓度检测信号的尾气检测装置、预设有浓度基准值信号并耦接于尾气检测装置以将浓度检测信号与浓度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以输出尾气比较信号的尾气比较装置、耦接于尾气比较装置并响应于尾气比较信号以控制间歇性驱动装置与通风风扇启闭的控制装置;若浓度检测信号大于浓度基准值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以关闭间歇性驱动装置且控制通风风扇处于始终启动的状态;若浓度检测信号小于浓度基准值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间歇性驱动装置启动以驱动通风风扇间歇性启动。
采用上述方案,根据尾气检测装置所检测到隧道内尾气浓度的情况,并且将浓度检测信号与浓度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以使得在尾气浓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直接通过间歇性驱动装置实现驱动通风风扇,即通风风扇间隔一段时间后启动一段时间,使得在实用过程中更加的节能,避免电能的浪费;如果尾气浓度升高并且超过基准值,则关断间歇性驱动装置,并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通风风扇保持始终启动的状态,提高通气的效率,以降低隧道内的尾气浓度,避免给驾驶员造成不适的情况出现。
作为优选,若干通风风扇均匀设置于隧道的两侧,且定义位于两侧的通风风扇分别为第一风扇组与第二风扇组;所述第一风扇组正接于电源,所述第二风扇组反接于电源,所述第一风扇组与第二风扇组均受控于间歇性驱动装置启动或受控于控制装置启动以形成循环气流。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于两侧的通风风扇能够更好的完成空气流通,而通过第一风扇组正接于电源与第二风扇组反接于电源,使得一组风扇从隧道外侧输入新鲜空气,而另一组风扇从内部输出浑浊空气至隧道外侧,完成空气流通的循环,提高整体的换气效率,降低汽车尾气的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间歇性驱动装置包括受控于控制装置以输出间歇性驱动信号的间歇性驱动电路以及耦接于间歇性驱动电路且受控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控制通风风扇启闭的执行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间歇性驱动电路实现间歇性驱动的功能,并且通过执行电路完成执行的动作,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的合理完善,方便后去的维护以及维修。
作为优选,所述间歇性驱动电路为555多谐振荡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方便后续电路的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电路包括耦接于间歇性驱动电路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实现通断的开关元件以及响应于开关元件的通断以控制通风风扇启闭的执行元件。
采用上述方案,开关元件与执行元件的设置,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的简单,容易实施,方便后续的电路设计,同时成本低廉,便于后期的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元件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通风风扇的供电回路;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执行元件采用继电器,使得整体的电路能够更加的简单,继电器的线圈上所反并联的续流二极管,能够将残留在继电器的线圈上的残余电流进行消耗,有效的提高继电器使用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锡鑫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锡鑫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3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枕头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