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气动自动夹紧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0098.9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2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工匠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B23Q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车床 气动 自动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车床气动自动夹紧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机械制造业的日益发展和数控车床的普及使用,工件的装夹往往成了制约提高加工效率的主要原因,而普通车床常用的夹紧送料方式是采用手工送料,利用装在机床主轴法兰上的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进行夹紧工件,装夹时间较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对于数控车床而言,人工装夹时间往往比加工时间还长,为此,在数控车床上曾开发出液压或电机夹紧送料装置。液压夹紧装置虽然体积小,但必须每台车床配备一套液压站,所以其成本较高,且送料机构采用重物提拉方法,结构大,占用地方多,另外液压站使用的介质为液压油,维护保养时易污染环境等。电机夹紧装置的体积较液压夹紧装置稍微大一些,较经济,但一般只有夹紧装置而没有送料装置,使数控车床无法实现自动连续工作,从而降低了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车床气动自动夹紧送料装置,能够通过气动实现棒料的自动夹紧和送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车床气动自动夹紧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气缸,轴承系统,夹紧系统、连接支架和弹性夹头,且依次安装在一起,所述送料气缸包括气缸壳,所述气缸壳左侧安装有缸盖,所述气缸壳内部设置有推块,且所述推块和缸盖之间设有气腔,所述推块右侧连接有送料活塞杆,所述送料活塞杆右向依次穿过轴承系统和夹紧系统,且所述送料活塞杆在夹紧系统内部分连接有转推杆,所述转推杆连接有工件;
所述轴承系统包括轴承座和内动轴承轴,且T型所述内动轴承轴嵌入轴承座内腔壁中,所述内动轴承轴左右侧分别设置有滚子轴承和滚珠轴承,且所述滚子轴承左侧设有前密封圈,所述滚珠轴承右侧设有后密封圈,且所述后密封圈连接有内衬;
所述夹紧系统包括缸体、顶前缸盖、顶后缸盖、底前缸盖、推拉杆和活塞,所述推拉杆安装在夹紧系统的内腔壁上,且所述活塞安装在缸体内部,且所述活塞和缸体内壁接触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将缸体内部分为两个腔室,所述活塞左侧为通气腔,右侧为排气腔,所述顶前缸盖内部设有L型的松气口,所述顶后缸盖内部设有反L型的夹紧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前缸盖,底前缸盖和推拉杆之间设有缸体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系统通过两根固定螺杆固定安装,且左侧和轴承座连接,右侧和连接支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松气口和通气腔连通,所述夹紧气口和排气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动轴承轴和送料活塞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拉杆连接有弹性夹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缸盖设有连接二通电磁阀的接口,所述松气口和夹紧气口连接有三通电磁换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送料气缸,轴承系统和夹紧系统的联动,驱使推块顶动活塞送料杆,通过转推杆带动工件运动实现送料,通过夹紧系统带动推拉杆,实现弹性夹头夹紧棒料,安装结构简单,且个系统之间的可装配性能好,便于运输和组装,维修方便,同时通过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气缸传动装置,使得整体的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通过滚子轴承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使得送料活塞杆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使得送料活塞杆在内部稳定的传动,消除送料气缸的通入压缩空气过程中的轴向振动,保证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通过缸体密封圈和O型密封圈来保证夹紧气缸的密封性,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能很好的保护轴承的隔绝性,使得其寿命更长,通过活塞杆连接转推杆的连接,避免送料活塞杆直接接触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工匠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工匠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0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