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2434.X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孟长军;王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2;H01L3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led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显色性是指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在同一颜色的物体上时,所呈现不同颜色的特性。物体的颜色显示是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光谱覆盖范围较广光源下的物体色彩丰富,色彩比较逼真,所以当自然光照射到的花朵上时,花朵会反射红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花朵在人眼中显示的是红色,同时因为自然光中包含的红光是最鲜艳的红光,所以显示出来的花朵的红色很鲜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LED灯发出的白光都为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的,所以白光中主要组成为蓝光和黄光,当LED灯发出的光照射到花朵上时,我们可就会发现花朵的红色不是很鲜艳,现有技术中LED灯的蓝光芯片和黄色荧光粉决定了LED灯发光的光谱组成,所以当LED灯发出的光源照射在物体后,无法显示出物体真实色彩的效果。
为了使照射在LED灯下的物体颜色更加真实,在现有LED灯的基础上会采用量子点技术。量子点具有尺寸可调谐的光电子性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生物荧光标记。量子点合成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合成各种高质量的纳米材料,其光致发光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可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来控制,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和其化学组成可以使其发射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因而光谱覆盖率较高。而且相比较于有机荧光粉的荧光寿命,量子点的荧光寿命是其3-5倍,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
将量子点混合材料作为荧光粉与硅胶封装在LED支架内部,被称为QLED。传统的QLED结构有两种:第一种是将LED芯片设置在支架上开设腔的底部,并在腔内注入量子点混合材料,在混合材料的顶部通过环氧树脂密封;第二种是将LED芯片设置在支架上开设腔的底部,在腔内注入量子点混合材料,在腔的顶部还设置有基板,通过基板与支架相粘接,实现量子点混合材料的密封。
但是上述QLED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的空气及水分会通过支架或者基板缓慢渗透到量子点混合材料中,尤其是在支架处于高温时,会进一步增大缝隙,使得外部的空气、水分和硫元素等渗入到量子点材料中,从而影响量子点混合材料的使用效果。所以,如何防止空气及水分通过支架缓慢渗透到量子点混合材料中,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LED芯片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热量也会对量子点材料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量子点材料与支架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量子点材料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具有透光且防水防气作用的第一隔层、量子点层及具有透光且防水防气作用的第二隔层,所述支架的内腔还设置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顶部不超过所述第一隔层的顶部,所述第二隔层形成密封空间或所述第一隔层与所述第二隔层共同形成密封空间,且所述量子点层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
作为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所述内腔中设置有内架,所述内架的顶部低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内架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LED芯片及量子点层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隔层将所述内架包覆或所述第一隔层和所述第二隔层共同将所述内架包覆。
作为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内腔中位于所述内架的底部下方的空间为第二容置腔,所述内架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容置腔、通孔及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底部填充有所述第一隔层,所述第二隔层和所述第一隔层共同将所述内架包覆。
作为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最高点不低于所述第一隔离层的高度。
作为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进胶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排气通道。
作为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容置腔中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与所述支架固定且电连接,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与所述内架固定且电连接,所述内架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2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装LED芯片
- 下一篇:封装元件、电路板及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