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0367.1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杨岩江;杨科;吴波;姜礼杰;陈恩伟;陆益民;刘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脚 近端 支撑杆 底座 横梁 远端 悬臂端 训练杆 立柱 转动 上下肢康复训练 联动机构 驱动机构 上下移动 康复机 本实用新型 位置可调式 驱动 杆长方向 训练机构 正常移动 伸缩式 上端 竖直 下端 配合 支撑 | ||
1.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的上端设置有横梁(13),所述横梁(13)与立柱(12)构成竖直方向的位置可调式配合,训练杆(14)的悬臂端设置有训练机构(15),所述底座至少由两个支撑杆(11)构成,所述支撑杆(11)的杆长方向水平且处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杆(11)上设置有近端支撑脚(20)与远端支撑脚(21),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近端支撑脚(20)及远端支撑脚(21)上下移动,对应近端支撑脚(20)及远端支撑脚(21)的下端与地面分离或抵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驱动支撑杆(11)分别绕近端支撑脚(20)转动,近端支撑脚(20)及远端支撑脚(21)的上下移动与支撑杆(11)绕近端支撑脚(20)的转动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杆(121)的上端,所述第一移动杆(121)位于立柱(12)内滑动,与立柱(12)构成沿立柱方向的移动副,所述横梁(13)的悬臂端设置有第二移动杆(131),所述第二移动杆(131)与横梁(13)的悬臂端构成水平方向的位置可调式配合,所述训练杆(14)转动式设置在第二移动杆(131)的悬伸端,所述训练杆(14)的杆端设置有第三移动杆(141),所述第三移动杆(141)与训练杆(14)构成水平方向的位置可调式配合,所述训练机构(15)设置在第三移动杆(141)的杆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杆(11)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支座管(60)上且铰接轴竖直,所述立柱(12)的下端设置在支座管(60)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联动机构联接,联动机构与两支撑杆(11)的杆身联接,联动机构同步带动两支撑杆(11)之间的夹角增大或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1)一端上方的第一横杆(51),所述第一横杆(51)的杆长方向水平,第一横杆(51)的两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杆(52),所述第一连杆(52)的一端分别与近端支撑脚(20)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52)的两端铰接轴水平,所述第一横杆(51)的杆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53)上,所述第一滑块(53)固定在支座管(60)内,第一横杆(51)沿其杆长方向移动并联动近端支撑脚(20)相对于支撑杆(11)上下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上固定设置有轴环(16),轴承组件(17)内圈与轴环(16)紧密接触,轴承组件(17) 外圈与支座管(60)固定配合,所述支撑杆(1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54)、第三滑块(58)及第四滑块(59),所述第二滑块(54)与近端支撑脚(20)通过移动副联接,近端支撑脚(20)上铰接设置有第二连杆(55),第二连杆(55)与第一纵杆(56)的杆端铰接,第一纵杆(56)的杆长方向水平且一端与第三连杆(57)的杆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57)的另一端与远端支撑脚(21)的杆身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5)与第三连杆(57)两端的铰接轴水平,所述远端支撑脚(21)与第三滑块(58)通过移动副联接,所述支撑杆(11)套设在第一纵杆(56)外,所述第一纵杆(56)与第四滑块(59)通过移动副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51)的中段与第五滑块(510)铰接,所述第五滑块(510)上设置有第一滑杆(81),所述第一滑杆(8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座(82)上,所述转动座(82)与支撑板(90)通过转动副联接,所述支撑板(90)固定在支座管(60)的下方,转动座(82)上设置有驱动杆(83),驱动杆(83)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03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