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的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8268.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扈凯;张文毅;余山山;袁文胜;纪要;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9/02 | 分类号: | A01C19/02;A01C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秧机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属于插秧机驱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十三五”的实施,液压传动及电力传动技术逐渐被引用到农业机械领域,农机产品也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高速发展,同时,可利用能源持续减少,农业机械节能环保技术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高速插秧机具有效率高、栽植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其长期在环境较差的水田中工作,可以基本满足水田工作要求,但也存在以下缺点:
1)要使用多级齿轮和传动轴传递动力,传动系统复杂笨重,布置方式固定单一,调速范围小。
2)整机质量较大,不满足轻量化需求。
3)不能储存回收系统多余的动能或势能,不利于节能环保。
4)插秧驱动部件为机械传动,传动系统复杂,无法无极调速,不利于控制。
5)不利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消除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布局灵活、重量减轻、调速范围大、插秧机构可无极调速、具有能量回收功能、便于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并能够满足高速插秧机正常作业行驶的插秧机驱动及能量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包括行走驱动液压系统、秧箱升降能量回收液压系统;所述行走驱动液压系统包括驱动主回路、补油回路、冷却回路;所述的驱动主回路的动力源是发动机1,发动机1通过皮带带动前、后轮柱塞泵2、3工作,所述前、后轮柱塞泵2、3为斜盘式,其可以调节斜盘倾角大小和倾角方向来改变泵的排量和吸油、压油方向,具有改变流量大小和方向的双重作用;前、后轮柱塞泵出油口分别与前、后轮驱动马达4、5相连,所述前、后轮驱动马达为双向变量柱塞马达,前、后轮驱动马达输出轴分别连接前、后车桥的驱动轴;所述的补油回路包括补油泵11、补油单向阀组和补油限压阀;所述的冷却回路包括与前、后轮驱动马达4、5分别对应的前、后轮冲洗梭阀16、22、前、后轮冷却器18、20和前、后轮冲洗溢流阀17、21,所述前、后轮冲洗溢流阀17、21为液控型,主回路低压油一侧持续有主回路15%~25%的流量经过前、后轮冷却器冷却后流回油箱;所述秧箱升降能量回收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为由发动机1驱动的齿轮泵34,齿轮泵34的出油口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所述的三位四通换向阀27为电磁式,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向继而控制秧箱的提升下降,换向阀30为O型中位机能,用于锁死油缸位置,在升降油缸33的进油和出油回路皆安装有单向节流阀31、32,所述的单向节流阀31、32为单向阀和可变节流阀并联而成,其用于控制系统在单一流向上的流量,防止油缸超速,所述的升降油缸33为单作用油缸,油缸的无杆腔出油口安装两位电磁换向阀,用于改变液压油方向,蓄能器28安装在换向阀30的一路出油口上,用于存储和释放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后车桥包含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其传动比能够确保系统没有寄生功率。
进一步的,补油泵11为齿轮泵,补油单向阀组为两个单向阀的组合使用,补油限压阀为溢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补油泵11是齿轮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驱动插秧系统,所述电驱动插秧系统包括地轮、转速传感器、电动机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地轮安装在插秧机的一侧,跟随插秧机行走,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测定地轮转速,并将所测的数据传递给控制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将地轮转速转化为插秧机的行走速度,并结合株距设置数据进而控制电动机转速;电动机也安装有电动机传感器,用于测得实际输出并反馈给控制机构,精准控制株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底盘采用双泵双马达的驱动方式,保留前后车桥,在优化了布局灵活性,实现无极调速的基础上,保证了传动效率和插秧机的通过性。
2)液压元器件功率密度高,整机质量下降,实现了轻量化需求。
3)秧箱升降机构具有能量回收功能,能储存回收系统多余的动能或势能,节能环保。
4)电机驱动插秧机构,布局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实现株距无级可调,更加符合农艺要求,控制也更方便。
5)地轮测速,避免了因为行驶车轮打滑而使得行驶速度测量不准确,闭环反馈控制更加精确地保证株距一致。
6)液压系统易于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
7)无需多级齿轮传动,传动系统轻巧,布置更灵活,调速范围大。
8)整机质量可大幅降低,能够满足轻量化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8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