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的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8268.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扈凯;张文毅;余山山;袁文胜;纪要;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9/02 | 分类号: | A01C19/02;A01C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秧机 驱动 系统 | ||
1.一种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行走驱动液压系统、秧箱升降能量回收液压系统;
所述行走驱动液压系统包括驱动主回路、补油回路、冷却回路;
所述的驱动主回路的动力源是发动机(1),发动机(1)通过皮带带动前、后轮柱塞泵(2、3)工作,所述前、后轮柱塞泵(2、3)为斜盘式,其可以调节斜盘倾角大小和倾角方向来改变泵的最大排量和吸油、压油方向,具有改变流量大小和方向的双重作用;前、后轮柱塞泵出油口分别与前、后轮驱动马达(4、5)相连,所述前、后轮驱动马达为双向变量柱塞马达,前、后轮驱动马达输出轴分别连接前、后车桥的驱动轴;
所述的补油回路包括补油泵(11)、补油单向阀组和补油限压阀;
所述的冷却回路包括与前、后轮驱动马达(4、5)分别对应的前、后轮冲洗梭阀(16、22)、前、后轮冷却器(18、20)和前、后轮冲洗溢流阀(17、21),所述前、后轮冲洗溢流阀(17、21)为液控型,主回路低压油一侧持续有主回路15%~25%的流量经过前、后轮冷却器冷却后流回油箱;
所述秧箱升降能量回收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为由发动机(1)驱动的齿轮泵(34),齿轮泵(34)的出油口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所述的三位四通换向阀(27)为电磁式,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向继而控制秧箱的提升下降,换向阀(30)为O型中位机能,用于锁死油缸位置,在升降油缸(33)的进油和出油回路皆安装有单向节流阀(31、32),所述的单向节流阀(31、32)为单向阀和可变节流阀并联而成,其用于控制系统在单一流向上的流量,防止油缸超速,所述的升降油缸(33)为单作用油缸,油缸的无杆腔出油口安装两位电磁换向阀,用于改变液压油方向,蓄能器(28)安装在换向阀(30)的一路出油口上,用于存储和释放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车桥包含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其传动比能够确保系统没有寄生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补油泵(11)为齿轮泵,补油单向阀组为两个单向阀的组合使用,补油限压阀为溢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泵(11)是齿轮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驱动插秧系统,所述电驱动插秧系统包括地轮、转速传感器、电动机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地轮安装在插秧机的一侧,跟随插秧机行走,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测定地轮转速,并将所测的数据传递给控制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将地轮转速转化为插秧机的行走速度,并结合株距设置数据进而控制电动机转速;电动机也安装有电动机传感器,用于测得实际输出并反馈给控制机构,精准控制株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82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