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859.5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234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发动机 噪音 车载 电源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板级电子模块电源接口电路技术,特别是一种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家用轿车的普及性,车载电子产品迎来了高速的发展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车载使用场合的特殊性以及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对车载电子系统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电子系统的电源接口电路作为能源的接入端口,它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电子系统的性能可靠性。
目前经常使用的电源接口回路是搭载专用的MOSFET芯片结合一定的分立器件形成电源接口电路。该专用MOSFET芯片的内部构成BLOCK图,这种电源接口电路解决方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首先,抑制发动机噪音性能差,发动机噪音通过MOSFET直接叠加至内部电路;其次,成本高,需使用专用MOSFET芯片;再次,需要较多资源辅助,需要外部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端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所述的这种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源接口电路抑制发动机噪音性能差、使用专用芯片成本高、需要较多资源辅助、需要外部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端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包括电源、二极管、电解电容寄生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电感器和外负载,其中,所述的二极管的负极、电解电容寄生电阻器、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地端,所述的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的电源的负极连接地端,所述的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地端,所述的电感器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电感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容器连接地端,所述的外负载和第三电容器并联。
进一步的,电源的偏移电压为12V,电压振幅为4V,频率为7kHz。
进一步的,二极管采用低压降二极管。
进一步的,第一电容器为1000uF以上的电解电容器。
进一步的,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为贴片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包括电源、一个二极管、一个电解电容寄生电阻器、三个电容器、一个电感器和一个外负载,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入接口处,使用低压降、大电流的二极管,在二极管之后利用电源电路总的输入端本身存在大容量电解电容器(1000uF以上,根据系统具体使用),两者形成整流电路,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低频的噪声,之后利用两个贴片电容器和与电感器线圈共同形成高频滤波器,对外来干扰具有很好的滤除作用,如此整合到一起可以对发动机噪声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利用普通的二极管和少量分立器件,并利用板级电路电源输入端本身存在大容量电容器的特性,形成一种新的板级电源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子系统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能力,并且可以对车内电源电路提供反接保护,还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搭载专用的MOSFET芯片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的PSpice仿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与传统电路结构的仿真波形对比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与传统电路结构的实机测试波形对比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对于高频段噪声抑制的频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发动机噪音的车载电源接口电路,包括电源V3、二极管D1、电解电容寄生电阻器R1、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电感器L1和外负载LOAD,其中,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解电容寄生电阻器R1、第一电容器C1串联连接地端0,所述的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V3正极相连,所述的电源V3的负极连接地端0,所述的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C连接地端0,所述的电感器L1的第一端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电感器L1的第二端B通过第三电容器C3连接地端0,所述的外负载LOAD和第三电容器C3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陶瓷粘土自动成形的挤压装置
- 下一篇: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