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恒温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7973.3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9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沙超;吴鹏飞;王汝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G23/04;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恒温 饭盒 | ||
1.一种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与所述盒体(1)顶端连接的盒盖(2)以及与所述盒体(1)底部连接的底座(3),所述盒体(1)、盒盖(2)和底座(3)内均具有空腔结构;
所述盒体(1)内设有内胆(100)和玻璃腔体(101),所述内胆(100)外侧面设有温度传感器(102),所述温度传感器(102)与所述盒体(1)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104),所述玻璃腔体(101)置于所述盒体(1)顶部,所述玻璃腔体(101)内设有一组加热灯(103);
所述盒盖(2)表面设有LED显示屏(200)和旋转开关(201);
所述盒盖(2)内设有可调光电路(202),所述可调光电路(202)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电阻(R1,R2,R3,R4,R5)、滑动电阻(RP1)、双向可控硅(VS)、双向触发器(KS)和电容(C1),所述第四电阻(R4)为光敏电阻,所述滑动电阻(RP1)、第五电阻(R5)和电容(C1)依次串联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P1)、第五电阻(R5)和电容(C1)串联形成的电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VS)并联,所述双向可控硅(VS)、双向触发器(KS)和第一电阻(R1)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VS)、双向触发器(KS)和第一电阻(R1)串联形成的电路与所述滑动电阻(RP1)、第五电阻(R5)串联形成的电路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串联形成的电路与所述电容(C1)并联,所述加热灯(103)之间相互并联,所述加热灯(103)并联形成的电路一端连接至所述滑动电阻(RP1)和所述双向可控硅(VS)之间,所述加热灯(103)并联形成的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滑动电阻(RP1)和所述旋转开关(201)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所述底座(3)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压力传感器(300)、控制器(301)、电量传感器(302)和蓄电池(303);
所述压力传感器(300)、电量传感器(302)、LED显示屏(200)和可调光电路(20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01)连接;
所述LED显示屏(200)和可调光电路(202)分别与所述蓄电池(3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通过通道(4)与所述盒盖(2)连通,所述通道(4)内设有从所述控制器(301)引出的若干根数据线(400)以及从所述蓄电池(303)引出的若干根电线(401),所述LED显示屏(200)和可调光电路(20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01)通过数据线(400)连接,所述LED显示屏(200)和可调光电路(202)分别与所述蓄电池(303)通过电线(4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00)置于防温层(304)内,所述防温层(304)顶端与所述盒体(1)底端连接,所述防温层(304)底端与所述控制器(301)顶端连接,所述盒体(1)内设有隔热垫(106),所述隔热垫(106)位于所述内胆(100)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腔体(101)采用耐高温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璃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02)采用10K3435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00)采用hx711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传感器(302)采用akh-066电流互感器或ba电流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01)采用stc89c52rc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与盒盖(2)之间通过螺杆螺栓结构(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恒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外侧面上方连接卡扣(105),所述盒盖(2)上方设有卡扣槽(204),所述卡扣(105)与卡扣槽(204)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之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79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