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智能清障清洗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32745.7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5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庆;谭维奇;郑乃博;刘根;李先昊;王晴;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B25J19/04;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智能 清障 清洗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智能清障清洗机器人。
背景技术
水电站消力池底板与斜坡交界线处的检测过程中,消力池底板存在大量的厚度不均的沉积物,传统设备无法检测到沉积物覆盖下方的具体情况,也没有针对此处的检测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下智能清障清洗机器人,可以适应更多更复杂的水下环境,提高入水深度,增大自身载荷,高清成像并对影像及其所叠加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实时高精度定位,搭载的铲斗可以为直铲或斜铲可以针对不同的障碍物情况,进行清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下智能清障清洗机器人,包括集装式机械密封车厢的本体,所述本体内部采用分段密封的方式,至少包括电子设备舱和动力舱,本体底端设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连接至本体内的动力舱,动力舱由电子设备舱控制,本体的顶端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连接至电子设备舱;所述本体的前部通过翻转机构可拆卸式安装铲斗,所述翻转机构机械连接至本体内的动力舱;所述本体顶部设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转轴连接绞车,绞车上绕圈通信线缆,所述通信线缆一端连接至电子设备舱,另一端连接至GPS通信浮漂,所述绞车上还安装旋转编码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旋转编码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子设备舱;所述本体的顶部前端设有一支撑架,所述减速电机驱动支撑架的旋转,所述支撑架顶端设有高清摄像装置和聚焦散射光源,所述高清摄像装置和聚焦散射光源分别通过电路连接至电子设备舱。
优选地,所述行走装置为履带式或轮式的其中一种,所述行走装置侧部固定防护挡板。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连接至水路密封管线,所述密封管线设置于本体内部且连接至自吸式供水装置,所述自吸式供水装置连接车体外壁及车体尾部的水管接口,所述本体的后端设有备用水管接口,所述备用水管接口连接至自吸式供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本体后部设有防水插口,所述防水插口电路连接至电子设备舱。
优选地,机器人的本体前部设有一个气动冲击锤,设置于本体后端的气管接口连接至气动冲击锤,且气动冲击锤由气管供气驱动,可将大石堆击散或大石块击碎,起到清障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智能冲洗,排障等方式将同类检测设备检测不到的沉积物下方情况,以清晰的影像资料显示出来,并对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精准定位;车前端装有直铲、斜铲以及冲洗装置,可以应对不同的检测环境采取不同的清障、清洗措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