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封装易散热倒装高压LED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494.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熊德平;何苗;赵韦人;陈丽;冯祖勇;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38 | 分类号: | H01L33/38;H01L33/46;H01L33/64;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装 散热 倒装 高压 led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封装易散热倒装高压LED芯片结构,属于半导体LED芯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半导体照明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光效高、寿命长、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等诸多优点,被誉为21世纪新固体光源时代的革命性技术,被称为第四代绿色光源。
随着LED在照明领域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低压LED越来越暴露出固有的弊端,包括驱动电源寿命短、转换效率低,低压LED散热性不好,不能在大电流下工作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正装高压LED芯片孕育而生,这种高压LED芯片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多个串联的子芯片,这些子芯片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直接就完成的,具有光效高、电源要求低等优点。采用高压LED来开发照明产品,可以将驱动电源大大简化,总体功耗也可大幅度降低,从而大幅度降低散热外壳的设计要求,也意味着照明灯具的成本有效降低。
倒装高压LED芯片又有正装芯片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芯片将光从衬底蓝宝石上发射出来,封装过程利用共晶焊接方法,将芯片正面的电极与基板电极上的金属凸点对准焊接起来。这种倒装结构封装过程中,不需要用金线进行电极连接,增加了封装的稳定性,n型或p型GaN表面的金属薄膜层既可以起导电和电流扩展的作用,又可以起反射光子的作用,避免LED发出的光射向基板而被吸收,此外,倒装结构的LED发光层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向基板,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封装易散热的倒装高压LED芯片结构,形成高可靠的互联电极,解决倒装高压LED芯片电极在倒装封装过程中对准难、散热难等问题,并且具有出光效率高,驱动电源简单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封装易散热倒装高压LED芯片,包括蓝宝石衬底、外延层、p电极和n电极、封装基板,所述外延层依次为n型GaN、量子阱层、p型GaN层,其中,蓝宝石衬底上的外延层设有深隔离沟道将高压芯片分割成各子芯片,各子芯片刻蚀出n型GaN台面,相邻子芯片的n型台面和p型台面采用反射金属薄膜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反射金属薄膜内外设有绝缘薄膜层,所述第一子芯片p型GaN和第N子芯片n型GaN上的金属薄膜层刻蚀暴露出来,形成高压芯片的p和n电极。
作为优选,深隔离沟槽所形成的各子芯片均为长条形,并且第一子芯片和第N子芯片具有比其它子芯片更大的台面,子芯片间以反射金属薄膜层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p、n电极和反射金属薄膜层采用Ag、Ni、Al等导电性和反射性能都较好的金属,可以采用单层金属结构,也可以采用多层金属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倒装高压LED芯片导电金属薄膜内绝缘层采用透光性能良好的SiO2薄膜,外绝缘层采用导热性良好的Si3N4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采用AlN陶瓷基板,基板上电极金属凸点采用Au-Sn合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易封装易散热倒装高压LED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倒装高压LED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易封装易散热倒装高压LED芯片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4-8为本发明所述倒装高压LED制作过程的各步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方法、或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征或步骤外,均可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它等效特征加以替换,每个特征只是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除非有特别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化镓薄膜和石墨烯薄膜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