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945.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净化 烟气 回收 余热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窑(6)、换热器(1)和烟气分离器(7),所述炉窑底部设有空气入口(61)、顶部设有烟气出口(62);所述换热器包括筒体(15)和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管芯(4);所述管芯(4)包括呈螺旋状的氟塑料螺纹管(41),和设置在氟塑料螺纹管两端的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由氟塑料螺纹空腔板(411)卷成,且氟塑料螺纹空腔板内设有空气进气通道(412)和空气出气通道(413),且空气进气通道和空气出气通道之间通过分流板(414)相互隔开;所述相邻氟塑料螺纹空腔板之间为烟气通道(417),所述筒体(15)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烟气通道两端连通的热烟气入口(13)和冷烟气出口(14),所述筒体(15)上方靠近烟气入口一侧设有热空气出口(12)、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设有冷空气进口(11);所述烟气出口(62)与热烟气入口(13)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之间还设有风机(63);所述烟气分离器(7)侧面顶部设有冷烟气进口(711),烟气分离器顶部设有净气出口(712);所述冷烟气出口(14)与冷烟气进口(711)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分离器(7)包括上筒体(71)和下筒体(72),且上筒体和下筒体卡扣连接后形成一个闭合的筒体腔,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相接处设有一块将筒体腔分隔为上腔体(73)和下腔体(74)的分隔板(75);所述上筒体(71)侧壁上设有与上腔体(73)连通的烟气进口(711),上筒体顶部设有一个第一净气出口(712);所述下筒体(72)侧壁上设有一额定液位线(721),下筒体侧壁上、额定液位线上方设有一个液体入口(722),下筒体底部设有一排污口(723);所述分隔板(75)中部开设有一个大小与第一净气出口(712)相匹配的第二净气出口(751),且第一净气出口与第二净气出口之间通过净气出口管(713)相连;所述分隔板(75)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752),且个通孔内均设有向下腔体延伸的导管(753),且每根导管底部均低于额定液 位线(721);所述第一净气出口和所有导管的入口端均设有HEPA过滤网(75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414)设有多块,且所述烟气通道(417)中、相邻两氟塑料螺纹空腔板(411)之间设有多块中间挡板(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上、与氟塑料螺纹管(41)相接的位置均设有凸起部(45),且凸起部上设有与氟塑料螺纹管相匹配的凹槽(451);所述凹槽(451)呈T字形,凹槽内两侧壁上均套接有定位套,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即卡接在定位套之间;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与定位套(452)相接处还设有密封条(4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的外表面设有氟塑料衬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72)上设有观察口(724),所述观察口顶部在额定液位线(721)上方、观察口底部在额定液位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72)上设有液位计(725),以及与液位计(725)相连的液位报警器(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净化炉窑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72)底部呈椭圆弧形,所述排污口(723)设置底部最低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9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