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4011.6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春;张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零件 插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各类充电器插头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插头五金生产中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由目前情况看,更因近年来电子行业不断发展,用工紧缺、成本高,在国内电子行业中人力成本占有一个较大的投入比例,且由于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和招工难的出现,机器代替人手必将成为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定位机机构,所述输送定位机构设置有两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内侧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之间卡持有机板载具;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振动盘上料机构,所述振动盘上料机构设置有曲面的输送轨道及设置在输送轨道末端部的直线轨道,所述振动盘上料机构一侧设置有CCD视觉机构及机械手机构,所述CCD视觉机构匹配设置于直线轨道末端部,所述机械手机构将直线轨道上的待组装元件夹持并移送至CCD视觉机构上方;所述机架另一侧设置有端子输送机构,所述端子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端子输送机构一侧设置有方向选择机构,所述端子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端子移位机构,所述方向选择机构一侧设置有端子抓取机构,所述端子抓取机构设置有基架,所述基架上设置有控制左右方向运作的X轴模块,所述X轴模块上卡持有控制前后方向运动的Y轴模块,所述Y轴模块上卡持有控制上下方向运动的Z轴模块,所述Z轴模块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夹持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下方间隔设置有输送齿轮及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绕设在输送齿轮上,所述输送齿轮带动输送链条循环转动,所述机板载具随着输送链条的传动而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导轨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及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在机板载具下方,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设置在机板载具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末端设置有挡止块,所述方向选择机构设置在挡止块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向选择机构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方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架下方设置有旋转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步进电机与旋转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移位机构设置有基座、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下方,所述第二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模块,所述第一气缸为上下运动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为水平运动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模块在第二气缸带动下伸出或缩回运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模块为气动手指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模块为气动手指构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通过设置在机架一侧的机械手机构将振动盘上料机构的待组装元件夹持并准确地插接到机板载具上的PCB板上,同时配合设置在机架另一侧的端子抓取机构将方向选择机构上的待组装端子进行夹持,最后配合X轴模块、Y轴模块及Z轴模块将待组装端子移送至机板载具上,完成对机板载具上PCB板上的零件组装工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零件插接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定位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盘上料机构与CCD视觉机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方向选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子移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4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芯体挡板和新风除湿装置
- 下一篇:对铰线材免线夹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