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天线差分定位器及含其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3812.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尹亮亮;高廉洁;李少斌;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9/41 | 分类号: | G01S19/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定位器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天线差分定位器及含其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无人机以其速度快、操作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民用领域中,地图测绘无人机、地质勘测无人机、灾害监测无人机、气象探测无人机、空中交通管制无人机、边境控制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农药喷洒无人机、救援无人机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都在不断的发展中。
无人机的定位由设置在无人机上的GPS定位系统来完成,GPS定位系统用于测量无人机当前的经纬度、高度、航迹方向、地速等信息,从而实现无人机定位。但是,GPS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较差,不能满足地形较复杂的飞行区域的需求。
差分GPS技术的定位精度远远高于定位系统,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利用。差分GPS是首先利用已知精确三维坐标的差分GPS基准台,求得伪距修正量或位置修正量,再将这个修正量实时或事后发送给用户(差分GPS定位终端),对用户的测量数据进行修正,以提高GPS定位精度的GPS仪器。目前,双差分定位器已经被应用于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上,但是,现有的双天线差分定位器体积较大,组装过程繁琐,内部电路板安装不稳定,容易发生错位现象,从而对差分定位的精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天线差分定位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组装,内部结构紧凑,安装稳定牢靠,进一步提高了差分定位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天线差分定位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差分板卡和PCB板,所述差分板卡层叠设于PCB板上,所述壳体由下端开口的上壳和密封上壳的底盖组成,所述上壳内底面四角处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底盖四角处设有与定位柱相适应的固定台,所述定位柱、固定台内皆设有连接孔,所述底盖和上壳通过设于连接孔内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上壳内相对的两侧壁延伸有限位凸台,所述PCB板卡设于限位凸台上,差分板卡置于PCB板与上壳底面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PCB板四角对应处设有与定位柱相适应的通孔,所述定位柱伸入通孔内与底盖四角处的固定凸台连接,且底盖压紧固定于PCB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天线差分定位器,差分板卡电连接在PCB板上,PCB板大小与壳体相适应,限位凸台对PCB板起到上限位作用,底盖紧压在PCB板上,对PCB板起到下限位作用,PCB卡设于限位凸台与底盖之间,从而进一步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避免出现上下移动的现象,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抗干扰性,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为金属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延伸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两侧壁上的四个限位凸台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侧壁上的两个限位凸台间隔设置,优选地,同一侧壁上的两个限位凸台将侧壁分为同等三段,有利于将PCB板稳定地卡设于限位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之间设有防呆凸台。PCB板上设有与防呆凸台对应的防呆缺口,避免组装时将PCB板装反,有利于节省安装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射频连接器,所述上壳一端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射频连接器分别穿过开口且各与上壳内的射频连接线连接,所述射频连接线与差分板卡连接。
差分定位器通过射频连接器和射频连接线将接收到的差分基站的位置修正数据、定位卫星信号传送给差分板卡,差分板卡结合修正数据解算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并将得到的位置信息数据传送给PCB板上的微处理器,将解算状态及结果传送给飞行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射频连接器通过开口两侧的六角螺母设于上壳内,所述底盖侧棱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卡设于六角螺母上。底盖扣合于上壳开口处且与上壳固定连接,为了避免穿设于开口内射频连接器发生转动现象,将底盖侧棱对应位置设定位缺口,定位缺口卡设在开口内侧的六角螺母上,从而对射频连接器起到固定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一端设有用于插入通讯接口的插口,所述插口为防反插插口,所述防反插插口下沿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卡槽,其中一个第一卡槽的两侧形成台阶状且外侧边距离防反插插口上沿的高度小于内侧边距离防反插插口上沿的高度。
该结构设计避免出现插入接头时弄混正反面、需要反复多次插入的情况,有利于接头上触点的保护。将其中一第一卡槽的两侧设为阶梯状,避免接头上的触点触碰到金属壳体而出现短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3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