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相变蓄能的汽车尾气半导体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12435.9 | 申请日: | 2017-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金铭;梁铭;张锐;赵福云;欧阳特;陈炜;冯冠荣;杜静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01N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涵,姜学德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相变 蓄能 汽车尾气 半导体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余热的利用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耦合相变蓄能的汽车尾气半导体发电装置。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突破,出现了一些性能较好的热电转换材料,这为汽车尾气能量的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目前,国内外已经兴起利用热电材料的温差发电效应回收汽车发动机尾气能量的研究热潮。
温差热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它是基于温差热电效应中的塞贝克效应,利用温差热电材料直接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是一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式,无需化学反应或流体介质,因而在发电过程中具有无噪音、无磨损、无介质泄漏、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单独使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技术时,由于汽车不同工况下排气具有脉动性,无法提供稳定的热源,对温差发电器发电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提供稳定热源的耦合相变蓄能的汽车尾气半导体发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耦合相变蓄能的汽车尾气半导体发电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供尾气通过的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成组结构,所示散热翅片成组结构由多个高度不等散热翅片构成,所述多个高度不等散热翅片的具体布置方式为:中部散热翅片最高,往两边高度呈等差数列递减,且沿中部对称位置的散热翅片高度相同;所述换热箱体外表面设置有分独立密封容器,所述分独立密封容器内部装有泡沫金属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所述分独立密封容器外侧与温差热电发电模块的热端连接,所述温差热电发电模块的冷端与散热降温通道连接,所述散热降温通道通过分路管道与冷却水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截面为正六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箱体内的每面内壁均设置有散热翅片成组结构,所述换热箱体的每个外表面均设置有分独立密封容器。
再进一步地,所述分独立密封容器与换热箱体和温差热电发电模块均由导热胶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降温通道外还设置有散热翅片。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夹紧装置,所述固定夹紧装置位于换热箱体外侧,包括相对布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设置有连接条板,相对布置的连接条板之间由连接柱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箱体尾气进入端设置有发散状的尾气进入区,换热箱体尾气排放端设置有收敛状的尾气排放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a.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b.本实用新型将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与温差热电发电技术相结合,克服了汽车不同工况下排气具有脉动性,无法提供稳定的热源,对温差发电器发电性能有极大的影响的缺点。
c.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级缓冲区,有利于温差发电和相变蓄能的充分进行,提高了泡沫金属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传热性能,提高了温差发电模块热端的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耦合相变蓄能的汽车尾气半导体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箱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箱体的侧视图。
图中:换热箱体1、尾气进入区2、尾气排放区3、固定夹紧装置4、一级散热翅片5、二级散热翅片6、三级热翅片7、四级散热翅片8、五级散热翅片9、六级散热翅片10、七级散热翅片11、八级散热翅片12、九级散热翅片13、分独立密封容器14、泡沫金属复合相变储能材料15、导热胶16、温差热电发电模块17、散热降温通道18、普通等高度排列的散热翅片19、分路装置20、冷却水盒21、固定板22、连接条板23、连接柱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的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这些实施例仅起说明性作用,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和结构。
一种耦合相变蓄能的汽车尾气半导体发电装置,如图1-4所示。
包括供汽车尾气通过的换热箱体1,换热箱体1尾气进入端设置有发散状的尾气进入区2,换热箱体1尾气排放端设置有收敛状的尾气排放区3。尾气进入区2前一级入口为圆形,尾气排放区后一级出口也为圆形,尾气进入区2与尾气排放区3与换热箱体1连接处与换热箱体1的结构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2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环形控制器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