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框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296.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J1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框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窗框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汽车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的汽车的车门上设有车窗,车窗包括车窗玻璃和窗框,窗框上设有玻璃导槽和尼槽,尼槽上设有安装槽,尼槽通过安装槽套设在玻璃导槽的边缘上。当车窗玻璃升起时,车窗玻璃的边缘能够进入到尼槽的容纳部内,使车窗关闭。
由于车窗玻璃在升降过程中会与尼槽相接触并产生摩擦,而现有技术中尼槽与玻璃导槽的连接强度较差,因此,在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容易引起尼槽与玻璃导槽脱离的现象,降低了汽车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框结构及汽车,以提高汽车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窗框结构,包括:
窗框主体,所述窗框主体上形成有玻璃导槽,所述玻璃导槽内设有卡孔,所述卡孔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导槽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
尼槽,所述尼槽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沿垂直于所述尼槽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尼槽通过所述卡块穿设并卡持在所述卡孔内以与所述玻璃导槽卡持定位。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玻璃导槽沿窗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平直段和转角段,所述卡孔设置在所述转角段的所述玻璃导槽内;所述尼槽包括与所述玻璃导槽的转角段相对应的转角部,所述转角部设有所述卡块,且所述卡块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卡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玻璃导槽包括底壁和两个侧壁,所述底壁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所述卡孔设置在所述底壁上并沿所述玻璃导槽的深度方向延伸。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转角段的玻璃导槽的底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形成设定角度以形成转角,所述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上均设有所述卡孔。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尼槽的顶面上,所述尼槽的顶面与所述玻璃导槽的底壁相贴合。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过盈配合。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卡持面与所述卡孔内壁相接触并卡持,所述卡持面朝向所述顶面设置并与所述顶面形成设定夹角。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设定夹角大于或等于85度且小于或等于89度。
所述的窗框结构,优选的,所述设定夹角为88度。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门,所述车门上设有车窗结构,所述车窗结构包括车窗玻璃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框结构,所述车窗玻璃能够相对于所述窗框主体升降,且所述车窗玻璃的边缘能够在所述车窗玻璃升起状态下进入到所述尼槽内。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框结构,可设置在汽车车门的车窗上,当车窗玻璃升起时,车窗玻璃的边缘能够进入到尼槽的容纳部内。由于尼槽的卡块穿设并卡持在玻璃导槽内的卡孔中,因此,利于提高尼槽和玻璃导槽连接的可靠性,并能够有效防止尼槽沿玻璃导槽长度方向的移动,因此,当车窗玻璃在升降过程中与尼槽接触并产生摩擦时,不易引起尼槽与玻璃导槽的脱离,提高了汽车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窗框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窗框结构的窗框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窗框结构的尼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窗框结构的尼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窗框主体;102:玻璃导槽;103:卡孔;
104:尼槽;105:卡块;106:平直段;
107:转角段;108:转角部;109:底壁;
110:侧壁;111:第一壁面;112:第二壁面;
113:顶面;114:卡持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框结构,包括:窗框主体101,所述窗框主体101上形成有玻璃导槽102,所述玻璃导槽102内设有卡孔103,所述卡孔103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导槽102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尼槽104,所述尼槽104上设有卡块105,所述卡块105沿垂直于所述尼槽104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尼槽104通过所述卡块105穿设并卡持在所述卡孔103内以与所述玻璃导槽102卡持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