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驱动桥桥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1268.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袁群威;魏永祥;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驱动 桥桥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驱动桥,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驱动桥桥壳。
背景技术
湿式驱动桥在工程机械上得到了大量应用,湿式驱动桥的桥壳不仅要承受路面和作业工况变化带来的弯矩、扭矩等冲击载荷,而且还要承担由于工况需求而频繁制动产生的散热功能。目前,国内湿式桥大多采用多片湿式制动器,虽然摩擦片经过润滑油冷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壳内温度,但是,由于工程机械尤其是装载机在作业时需要长时间、高频次的制动,因而会导致热量大量聚集,从而出现润滑油温度过高,造成制动失效,甚至齿轮件的胶合破坏等严重后果。
现有技术中的分段式的驱动桥桥壳,其桥壳通常是通过螺栓连接,桥壳内壁为光滑面,由于驱动桥在作业工况时,制动器会频繁制动,产生大量的热量聚集,为了降低腔内润滑油温度,桥壳的尺寸设置的比较大,一方面由于底盘空间有限,驱动桥的安装受限,另一方便造成了桥壳强度的安全系数过大,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桥壳内部湿式制动器频繁制动导致润滑油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段式驱动桥桥壳,通过改变壳体形状,增加桥壳的有效散热面积,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降低的壳体温度尤其是制动器壳体温度。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段式驱动桥桥壳,包括第一壳体、主减速器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半轴壳体和制动器壳体,半轴壳体和制动壳体通过弧形过渡部连接;所述制动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与制动器壳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制动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制动定位孔和第一凸型延伸体,所述第一凸型延伸体的延伸方向与制动器壳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制动定位孔与第一凸型延伸体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凹槽,各凹槽顺次按照设定的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11个凹槽,顺次沿着制动器壳体的圆周面按照相邻凹槽之间构成的圆心角为30°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过渡部上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加强筋沿着弧形过渡部的侧壁设置,其延伸轨迹与弧形过渡部的侧壁的延伸轨迹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过渡部的横截面为圆形,弧形过渡部的侧壁上设有8根加强筋, 8根加强筋分成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均包括顺次设置的3 根加强筋,相邻加强筋之间的圆心角为30°;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组和第四组均包括1根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半轴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槽,用于与车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半轴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凸型延伸体,第二凸型延伸体的位置与半轴壳体外部上的连接槽的位置相适应,用于确保半轴壳体的最小厚度为设定值。
进一步地,所述半轴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5个连接槽,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半轴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5个第二凸型延伸体,第二凸型延伸体的位置与半轴壳体外部上的连接槽的位置相适应,且第二凸型延伸体与对应的连接槽同轴设置,用于确保半轴壳体的最小厚度为1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型延伸体的横截面为圆心角为90°的圆弧;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为圆心角为180°的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半轴壳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制动器壳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制动器壳体与半轴壳体通过弧形过渡部整体形成,增加制动器壳体内部的散热空间,同时通过增加加强筋,可以保证桥壳强度的同时,减小过渡圆弧的厚度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
(2)制动器壳体部分内侧壁设有第一凸型延伸体、外侧壁设计有圆弧凹槽,增加散热面积,分散应力集中区域;
(3)在桥壳安装位置内壁、外壁设计有圆弧连接槽,增加散热面积,又便于安装驱动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壳体的右视图;
图4为图2中B-B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D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1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苓开胃颗粒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肝脏病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