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车门外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4575.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迪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车门 拉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车门外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汽车的门外拉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一方面设计时需要考虑门外拉手造型,需要与车身侧面相匹配,以保证有良好的外观,因此造成诸多局限;另一方面,由于门外拉手整体外露,门外拉手内外侧很容易污损,驾驶人员打开车门时很容易弄脏手;另外,门外拉手外凸,不仅破坏整车侧面外观,并且造成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也存在风噪,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510039998.0的一种车门拉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面与门板相贴合,所述安装孔与汽车门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并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
但是,现有的车门外拉手还存在着功能单一、容易产生静电和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车门外拉手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车门外拉手还存在的功能单一、容易产生静电和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 的车门外拉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的车门外拉手,包括拉手主体,连接头,安装座,抗压柱结构和防雨板结构,所述的连接头安装在拉手主体的左上部;所述的安装座设置在拉手主体的右侧;所述的抗压柱结构卡接在拉手主体的中间部位;所述的防雨板结构螺栓安装在拉手主体的上部;所述的抗压柱结构包括防护罩,卡板,第一连接槽,防静电层,连接杆,抗压杆,第二连接槽和防护垫,所述的卡板焊接在防护罩的内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槽分别开设在防护罩和防静电层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焊接在卡板的后部;所述的防护垫设置在抗压杆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防雨板结构包括防雨板,侧板,连接柱和固定片,所述的侧板焊接在防雨板下部的外侧;所述的连接柱焊接在防雨板的底部;所述的固定片焊接在连接柱的底部。
所述的防雨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配合侧板的设置,有利于更加该车门外拉手的防雨性和功能,增加该车门外拉手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防静电层具体采用天然橡胶垫,有利于防止该车门外拉手与使用者的手产生静电。
所述的抗压杆通过第二连接槽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有利于增加该车门外拉手抗冲击性。
所述的防护垫具体采用硅胶垫,有利于增加该抗压杆的抗冲击性。
所述的防护罩具体采用PVC塑料壳,有利于更加方便的防护该车门外拉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静电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该车门外拉手与使用者的手产生静电,通过连接杆、抗压杆、第二连接槽和防护垫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车门外拉手抗冲击性,通过防雨板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更加该车门外拉手的防雨性和功能,增加该车门外拉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雨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拉手主体,2-连接头,3-安装座,4-抗压柱结构,41-防护罩,42-卡板,43-连接槽,44-防静电层,45-连接杆,46-抗压杆,47-连接槽,48-防护垫,5-防雨板结构,51-防雨板,52-侧板,53-连接柱,54-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车门外拉手,包括拉手主体1,连 接头2,安装座3,抗压柱结构4和防雨板结构5,所述的连接头2安装在拉手主体1的左上部;所述的安装座3设置在拉手主体1的右侧;所述的抗压柱结构4卡接在拉手主体1上;所述的防雨板结构5螺栓安装在拉手主体1的上部;所述的抗压柱结构4包括防护罩41,卡板42,第一连接槽43,防静电层44,连接杆45,抗压杆46,第二连接槽47和防护垫48,所述的卡板42焊接在防护罩41的内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槽43分别开设在防护罩41和防静电层44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45焊接在卡板42的后部;所述的防护垫48设置在抗压杆46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迪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迪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4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工件小批量多用途夹具
- 下一篇:一种行星架部件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