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的建筑隔离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048.7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思远;吴英浩;张永;姜凯;刘会强;张建韬;袁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32B3/24;B32B33/00;E04H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1 | 代理人: | 俞波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建筑 隔离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的建筑隔离带。
背景技术
建筑的施工的安全历年来受到国家的重视,施工中的安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最基本的要求。建筑隔离带,使无关的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使在建筑施工时候,能够安全的施工,但是现在的建筑隔离带,在施工的过程中,尘土飞起,使防尘效果差,使建筑隔离带容易变脏,使建筑隔离带难以清洗,使建筑隔离带不明显,使无关人员会看不到建筑隔离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的建筑隔离带,解决了隔离带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的建筑隔离带,包括隔离带本体,所述隔离带本体的上表面上粘接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上表面上粘接有第一防火层,所述第一防火层的上表面上粘接有第一透气层,所述第一透气层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层的上表面上粘接有第一空气过滤棉,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棉的上表面上粘接有第一保护膜,所述隔离带本体的壁面上粘接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防火层,所述第二防火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空气过滤棉,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棉的底部棉结头第二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厚度均为零点二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的厚度均为零点二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透气孔之间均为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的厚度均为零点二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棉和第二空气过滤棉的厚度均为零点三五厘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的建筑隔离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空气过滤棉和第二空气过滤棉,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空气过滤棉根据材质的区别分为:无纺布、合成纤维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活性炭过滤棉和合成纤维高温过滤棉等,使该建筑隔离带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中尘埃粒子的进入,并且可以双面防尘。
(2)、通过设置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的内部填充有天然纤维,使该建筑隔离带透气性增强,使空气流通,使尘土会被吹走,使该建筑隔离带的防尘效果更好,并且可以双面防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透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离带本体、2第一隔热层、3第一防火层、4第一透气层、5第一透气孔、6第一空气过滤棉、7第一保护膜、8第二隔热层、9第二防火层、 10第二透气层、11第二空气过滤棉、12第二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熔渣回收处理系统的除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炉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