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提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7352.6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4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温简杰;盛友军;崔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昌润极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8 | 分类号: | C01B3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提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提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粒度金刚石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人造金刚石会与金属、石墨等紧密结合形成块状产物,常规酸处理程序很难将其处理干净,也很难将人造金刚石从金属和石墨中分散开。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268454.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造石的提纯方法,具体步骤为:一、机械破碎:将人造金刚石合成棒机械破碎成细粒;二、烧结氧化:气相氧化法去除大部分石墨;三、破碎解离:磁选法回收触媒金属,摇床分选部分叶蜡石;四、分离提纯:浮选法除净剩余石墨,水淘洗法除净剩余叶石蜡;五、烘干分选:烘干分选得到不同等级人造金刚石成品。其虽然减少了使用强酸液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操作不方便。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1013.3513.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造金刚石提纯方法,第一步进行无损破碎;第二部电解;第三部揉搓;第四部摇床分选出精矿为被分选的物料再进行搓揉、破碎到摇床分选循环处理。而采用摇床技术难以有效的分离会导致金刚石大量流失,从而影响金刚石产量。
对于超细金刚石颗粒(粒度小于10微米的金刚石颗粒)非常容易被石墨吸附,采用上述办法和装置很难将被吸附的大量超细金刚石颗粒从石墨中分离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提纯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细粒度金刚石与石墨难以有效快速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金刚石提纯装置,所述金刚石提纯装置包括提纯分离容器、超声波清洗机、出料管和收集桶;
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包括清洗槽,所述提纯分离容器设于所述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洗槽中;
所述收集桶设于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外;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桶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提纯装置包括进液组件(5);所述进液组件(5)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的上侧部设有进液口(14);所述进液组件(5)包括进液通道(51);所述进液通道(51)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的进液口(14) 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组件(5)包括自吸泵(52)、电机(53)、继电器(54)、液位信号器(55)和混合液体源(56);所述进液通道(51)的一端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 的进液口(14)相连接,所述进液通道(51)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液体源(56)相连接;所述自吸泵(52)设于所述进液通道(51)上,所述电机(53)与所述自吸泵(52)传动连接,所述电机(53)与所述继电器(54)电连接,所述继电器(54)与所述液位信号器(55)电连接;所述液位信号器(55)插设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的空腔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吸泵(52)与所述进液口(14)之间的进液通道(51) 上还设有第二阀门(5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的出料口(13)处设有防涡器(1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包括一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的上半部分为圆柱,下半部分为由上到下逐渐收缩的圆台或圆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包括加料口(11),所述加料口(11) 设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包括搅拌器(12);所述搅拌器(12) 设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的容置空腔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包括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设于所述提纯分离容器(1) 的底部;所述出料管(3)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3)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31)。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金刚石提纯装置,用于将石墨和超细粒度金刚石分离,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纯金刚石的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提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昌润极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昌润极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7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富勒烯的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