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1634.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4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炜宏;张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炜宏;张立洲 |
主分类号: | B63B25/00 | 分类号: | B63B25/00;B63B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运 铁路车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
背景技术
普通车辆运输时可采用堆叠的方式,上层车辆堆叠在下层车辆上,节省空间,降低运输成本。而相比于普通车辆而言,铁路车厢的重量大,简单堆叠虽然能够节省船舶配载空间,但因下层铁路车厢承受上层铁路车厢的重量而很容易导致下层铁路车厢的侧壁和立柱载荷过大,由此,简单堆叠方式并不适用于海运铁路车厢。其中,本文所提及的铁路车厢为铁路车辆的车厢,铁路车辆例如敞车、轻轨、客车等。
目前,会采用运输框架装载铁路车厢,铁路车厢支承在运输框架的底板上,多层运输框架叠置实现铁路车厢的叠置,但是,这种运输框架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安装和拆卸成本也高。
综上,亟需一种适用于海运铁路车厢的且能够节省船舶配载空间的支架,并且该支架的自身重量较现有运输框架能够得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利用该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能够实现适用于海运铁路车厢的且能够节省船舶配载空间的装载方式,并且该支架的自身重量较现有运输框架能够得以降低。具体地,该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包括至少两层支腿,每层支腿中包括四个支腿,四个支腿呈矩形布置以对应于铁路车厢两侧共四个顶车位,每上下相邻两层支腿中上层支腿与下层支腿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每个支腿包括竖直立柱和用于支承顶车位的支承台,支承台与竖直立柱连接,每层支腿中左右相对布置的两个支腿的支承台相对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承台的上表面与对应于的铁路车厢的顶车位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每上下相邻两层支腿中,上层支腿的竖直立柱与下层支腿的竖直立柱可拆卸的连接;竖直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构造为:每上下相邻的两个竖直立柱中,下层竖直立柱上的第一定位结构与上层竖直支柱上的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以对上下相邻两个竖直立柱构成横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腿为一体钢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同一层支腿中的所有支腿之间彼此独立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竖直立柱为桁架、实心柱体或空心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将支承台和与其对应的顶车位可拆卸的固定的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利用该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同样能够实现适用于海运铁路车厢的且能够节省船舶配载空间的装载方式,并且该支架的自身重量较现有运输框架能够得以降低。具体地,该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包括至少两层支承台,每层支承台包括四个支承台,四个支承台呈矩形布置以用于支承铁路车厢两侧共四个顶车位,每层支承台中左右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承台相对伸出;与多层支承台一一对应设置的多层竖直支承件,每层竖直支承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竖直支承件,每层支承台中左侧支承台与同层左侧竖直支承件连接,每层支承台中右侧支承台与同层右侧竖直支承件连接,每上下相邻两层竖直支承件中的上层竖直支承件与下层竖直支承件一一对应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每上下相邻两层竖直支承件中,上层竖直支承件与下层竖直支承件可拆卸的连接;竖直支承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 定位结构构造为:每上下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承件中,下层竖直支承件上的第一定位结构与上层竖直支承件上的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以对上下相邻两个竖直支承件构成横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相连接的支承台与竖直支承件为一体钢制件;和/或支承台的上表面与对应于的铁路车厢的顶车位相贴合;和/或海运铁路车辆用支架还包括用于将支承台和与其对应的顶车位可拆卸的固定的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炜宏;张立洲,未经孙炜宏;张立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1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