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搬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484.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精伟;王业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25J5/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26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搬运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系统的迅速发展,搬运机器人广泛用于工业、军事、交通运输、电子等领域,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搬运机器人以轮式移动为特征,相比其它非轮式的移动机器人行动快捷,结构简单,可控性强,与物料输送中常用的设备相比,搬运机器人的活动区域无需铺设轨道、支座架等固定装置,不受场地道路和空间的限制。
目前搬运机器人导航方式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和不足,采用直接坐标导航方式地面测量安装复杂,工作量大,导引精度和定位精度较低,且无法满足复杂路径的要求,全球定位系统导航方式精度取决于卫星在空中的固定精度和数量,以及控制对象周围环境等因素,高精度的导航系统的制造成本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底板和丝杆电机,所述底板上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驱动轮滚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固定安装在底板的末端,所述底板前端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通过齿轮与转向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向轮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前端,所述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通过导线与导航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导航装置固定安装在底板表面,所述丝杆电机通过齿轮与丝杆啮合连接,所述丝杆嵌套在螺母内,所述螺母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方安装有驱动轮和转向轮,且驱动轮数量设置为2个,转向轮设置为1个。
优选的,所述丝杆左侧焊接有斜支撑架,且斜支撑架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上顶端焊接有上顶板。
优选的,所述上顶板左侧安装有左支撑杆和右侧安装有右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搬运机器人设计结构简单,所述导航方法提供一种激光制导地图构建的搬运机器人的导航方法,首先它可以获取作业区域的拓扑地图、几何地图以及搬运机器人的目标终点,获取由激光测距仪和里程计测量的搬运机器人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搬运机器人的位置坐标和和自定位位姿,依据所述定位信息、目标终点和所述拓扑地图生成全局规划路径,根据所述定位信息获取与所述搬运机器人的位置坐标关联的栅格地图,并依据所述全局规划路径生成用于指示搬运机器人运动的指令,本发明只需通过激光测距仪和里程仪获取搬运机器人的定位信息即可实现对搬运机器人的实时导航,无需再搬运机器人的作业区域加装其他任何的导航引导材料或结构,保证搬运机器人导航精度的情况下节约了搬运机器人的导航成本。一方面避免了对搬运机器人作业区域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大大加强了搬运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皮带、2驱动电机、3驱动轮、4底板、5转向轮、6导航装置、7斜支撑架、8转向电机、9丝杆电机、10丝杆、11升降平台、12螺母、13上顶板、14左支撑杆、15右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海南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