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钻上的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378.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7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陈亮;曹顺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攀诺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5/00 | 分类号: | B23F5/00;B23B4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钻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钻上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无尘车间对防尘要求高,可在一些故障处理或设备改造过程中,难免会用到电钻,而电钻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净房的环境影响极大。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钻上的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钻上的防尘装置,包括防尘单元和吸尘单元,所述防尘单元套设于所述电钻上,吸尘单元的吸尘端与防尘单元相连通;
所述防尘单元包括弹性罩以及与弹性罩固定连接的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上设有吸尘孔;
所述吸尘单元包括壳体、电机、风扇、滤网和连接管,所述滤网设于壳体的内腔中,且滤网将壳体的内腔分成吸尘腔和安装腔,电机设于安装腔内,且电机的转轴与风扇固定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吸尘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吸尘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单元中的弹性罩和连接罩均采用透明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罩内腔的右端向外延伸并形成斗形状的连接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若干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手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因电钻作业导致的无尘室污染,也可一定程度防止碎屑对人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尘单元在电钻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钻上的防尘装置,包括防尘单元1和吸尘单元2,防尘单元1套设于电钻上,吸尘单元2的吸尘端与防尘单元1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尘单元1包括弹性罩11以及与该弹性罩11固定连接的连接罩12,在连接罩12上设有吸尘孔13。
防尘单元1中的弹性罩11和连接罩12均采用透明橡胶制成,采用透明式结构可方便在钻的过程中观察钻孔位置。
弹性罩11采用橡胶制成,便于与钻面密封和钻头的推进。
为便于更好地将防尘单元1套设于电钻上,连接罩12内腔的右端向外延伸并形成斗形状的连接腔120。连接罩12套设于电钻上后,连接罩12依靠自身的弹性力包裹于电钻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尘单元2包括壳体21、电机22、风扇23、滤网24和连接管25,滤网24设于壳体21的内腔中,且滤网24将壳体21的内腔分成吸尘腔200和安装腔210,电机22设于安装腔210内,且电机22的转轴与风扇23固定连接。在壳体21上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安装腔210相贯通。连接管25的一端与吸尘腔200相连通,另一端与吸尘孔13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尘单元2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原理相同,故不再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尘单元2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为进一步防止吸尘腔200内的灰尘进入安装腔210内,在安装腔21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隔板28,该隔板28交错布置,组成迷宫式的防尘结构。
为便于拿取吸尘单元2,在壳体21的外壁上设有手把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攀诺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攀诺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端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插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