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机器人旋转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888.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振南;沈宁;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玥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王正楠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机器人 旋转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业机器人旋转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产品接踵而至,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从低人力成本时代向高成本时代过渡,由于人力成本的增加,企业的使用成本也大大增加,而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不得不考虑削减人力成本,因此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成为了必然趋势。比如富士康在2013年宣布使用工业机器人,以应对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很高的自动化设备,其工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固定地完成同样的动作,这些工业机器人广泛地在汽车制造、切割、压铸、模具喷漆、抛光、货物搬运、包装及堆垛等领域内使用。对于重复性工作,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大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只要程序和机器不出故障,就不会出现人工工作时的失误和质量问题。
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中外围管线的布置情况,即电机电缆线,编码器线等不同场合应用的水汽管线等外围管线的安装布置对机器人的性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外围管线如果布置不当不但会使机器人工作范围大大折扣,甚至影响机器人运动,或者造成机器人外围管线部分的损坏,影响工作节拍。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各个外围管线不能各自分开,容易缠绕或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旋转底座,从而解决了现有工业机器人各个外围管线不能各自分开,容易缠绕或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机器人旋转底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部与工业机器人连接的轴承座以及连接底座和轴承座的转轴;还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底部的滑座、与滑座连接的连杆以及顶部的平板;所述平板两侧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减小且通孔内部均布有多个滚珠;所述轴承座上表面设置有与转轴同轴的圆形导轨,所述滑座卡入导轨中且可沿导轨移动。
具体的,所述连杆与滑座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连杆一侧设置有固定座a,滑座对应固定座a位置有固定座b,固定座b与固定座a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
具体的,所述多个通孔的最小内径至少有一个不一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将工业机器人的各个外围管线设置在支架中的通孔中,使各个外围管线之间在旋转中不易摩擦和缠绕;在旋转过后,支架上方的外围管线需要缩短,通孔内部设置成由上到下依次减小的样式和设置在通孔中的滚珠有助于支架上方的外围管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避免支架上方堆积有太多外围管线,并且滚珠可以减小外围管线和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外围管线的使用寿命;在工业机器人旋转时,支架可以带动外围管线沿圆形导轨旋转,避免若支架固定时,外围管线在旋转过程中与支架摩擦,缩小外围管线的使用寿命。
2、连杆与滑座螺纹连接,可以方便调节通孔的高度,并且在不需要支架时,可将连杆和平板从滑座上拆下;固定座a和固定座b可以固定连杆和滑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杆和滑座之间转动;各个通孔最小内径不一致,可以适用多种型号的外围管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架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孔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轴承座;3-转轴;4-支架;5-滑座;6-连杆;7-平板;8-通孔;9-滚珠;10-导轨;11-固定座a;12-固定座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工业机器人旋转底座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部与工业机器人连接的轴承座2以及连接底座1和轴承座2的转轴3;还包括支架4如图2所示,支架4包括底部的滑座5、与滑座5连接的连杆6以及顶部的平板7;所述平板7两侧均设置有通孔8如图4所示,通孔8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减小且通孔8内部均布有多个滚珠9;所述轴承座2上表面设置有与转轴3同轴的圆形导轨10,所述滑座5卡入导轨10中且可沿导轨10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玥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玥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8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机器人上的碳纤维机械手臂
- 下一篇:一种加工中心用物料放置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