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变换位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876.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振南;沈宁;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玥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王正楠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 机器人 变换 位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变换位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产品接踵而至,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从低人力成本时代向高成本时代过渡,由于人力成本的增加,企业的使用成本也大大增加,而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不得不考虑削减人力成本,因此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成为了必然趋势。比如富士康在2013年宣布使用工业机器人,以应对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很高的自动化设备,其工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固定地完成同样的动作,这些工业机器人广泛地在汽车制造、切割、压铸、模具喷漆、抛光、货物搬运、包装及堆垛等领域内使用。对于重复性工作,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大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只要程序和机器不出故障,就不会出现人工工作时的失误和质量问题。
但是针对移动行走式工业机器人大部分都需要轨道的辅助,专利号为CN201620088473.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减震式移动轨道,包括轨道本体、连杆、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轨道本体为一U型槽道,沿槽道表面均布有第一圆孔;所述连杆均布固定在相对的两个轨道本体之间;所述第一垫板一表面均布有导柱;所述第二垫板上均布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和导柱分别与第一圆孔相对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轨道的槽内设置两块垫板,一垫板为橡胶板,另一垫板为不锈钢金属板,通过导柱和孔位进行位置的限定;采用的橡胶板具有弹性,通过该弹性来抵消机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避免产生的噪音;此专利虽然可以减小机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但是对于工业机器人车轮宽度变化或工业机器人车轮坏掉的情况下,此专利不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变换位置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轨道在工业机器人车轮宽度变化和车轮坏掉的情况下不能适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变换位置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滑道和连接滑道的连接杆,所述两根滑道的外侧壁通过底板固定连接,滑道的内侧壁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两端设置有螺纹,两个内侧壁对应连接杆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a;所述多个连接杆中部设置有通孔,底板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b;所述滑道两端对应设置有滑座,滑座之间固定有平行于滑道的丝杠导轨,滑座之间还活动设置有丝杠,丝杠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丝杠和丝杠导轨设置在连接杆上方;还包括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下部设置有与丝杠和丝杠导轨匹配的丝杠滑座,所述移动小车四周分别活动连接有千斤顶;所述移动小车与丝杠滑座活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根与连接杆平行的滑槽,所述两根滑道内侧壁底端均设置有多个与滑槽匹配的卡愣,卡愣与滑槽配合将两个内侧壁与底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中部呈圆周均布有多个通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滑道两内侧壁与底板活动连接,通过调整连接杆端头在螺纹孔a内的长度,可以调整两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整滑道的宽度,使滑道适应工业机器人车轮大小的变化;连接杆可以固定两内侧壁,增强内侧壁的稳定性,连接杆中部设置的通孔不仅穿过螺栓与底板上设置的螺纹孔b配合,增加内侧壁的稳定性,防止内侧壁在水平面上移动;在工业机器人车轮坏掉时,可通过移动小车上的千斤顶将工业机器人放到移动小车上,用移动小车带动工业机器人移动,从而可以使工业机器人在车轮坏掉的情况下也可以移动;本实用新型移动小车与丝杠滑座活动连接,在改变滑道宽度导致移动小车不适用于滑道或不需要移动小车时,可将移动小车从丝杠滑座上拆下。
2、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底板上的滑槽与内侧壁底部的卡愣配合,不仅可以增加内侧壁的稳定性,而且防止内侧壁沿滑道长度方向滑动;在通过转动连接杆调整内侧壁之间距离时,多个通孔可以方便转动工具插入,提高转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小车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玥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玥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