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脚踏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788.1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4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勒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M6/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河北区张***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脚踏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脚踏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作为一种使用最为普遍和广泛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行,电动车的制造水平、性能、质量,功能在不断提高,然而,随之带来的是电动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现有的电动脚踏车车架一般采用结构复杂的焊接结构,车架宽、重量重,采用复杂的焊接结构无形当中增加开焊、断裂等故障点;另外,现有的脚踏电动车基本上无法配置脚蹬,其主要原因在于脚蹬后脚踏电动车将超宽超重,即使配置脚蹬驱动,在骑行时也比较费力。为此设计一种结构简约,体积小、操作灵活,骑行舒适、可保持车身稳定、重量轻、强度高的电动脚踏车车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约,体积小、操作灵活,骑行舒适、可保持车身稳定、重量轻、强度高的电动脚踏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脚踏车车架,包括两个弯曲角度相同的主梁、连接两个主梁的头管;所述主梁包括一体折弯成型的水平踏板段,向上折弯的头管连接段、向上折弯的后叉连接段;后叉连接段的上端部连接鞍座支架;两个主梁的水平踏板段、头管连接段和/或后叉连接段之间焊接有横梁;两个主梁的水平踏板段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容纳区;所述后叉连接段上焊接有后叉,所述后叉向后车轮组件方向延伸至后轮组件的轮轴处;其特征在于:在鞍座支架下方两个水平踏板段之间焊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内通过支撑轴承安装脚蹬轴,所述脚蹬轴上安装有与后轮组件的后轮轴一侧安装的驱动链轮对应的动力链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动力链轮与驱动链轮的速度比为1:1~5。
对应动力链轮侧焊接在水平踏板段下方的增速轮架,所述增速轮架上安装有中介轮轴,所述中介轮轴上安装有与动力链轮对应的中介链轮,所述中介轮轴上还同轴安装有与驱动链轮形成增速结构的增速链轮。
所述动力链轮与中介链轮的速度比为1:1~5。
所述增速链轮与驱动链轮的增速比为1:2~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和传统的脚踏电动车相比更加简约、操作更加灵活,宽度变窄、骑行更加舒适;而且增加后轮脚蹬增速驱动,不仅能够满足应急骑行,同时还可以选择单独脚蹬,已达到健身的目的;和传统的重量较重脚踏电动车相比无论电驱动还是脚蹬驱动都比较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主梁;1-1、水平踏板段;1-2、头管连接段;1-3、后叉连接段;1-4、鞍座支架;1-5、横梁;1-6、电池容纳区;2、头管;3、后叉;4、轴套;5、脚蹬轴;6、动力链轮;7、后轮组件;7-1、驱动链轮;8、增速轮架;9、中介轮轴;10、中介链轮;11、增速链轮;12、第一链条;13、第二链条;14、脚蹬。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图5,一种电动脚踏车车架,包括两个弯曲角度相同的主梁1、连接两个主梁的头管2;所述主梁包括一体折弯成型的水平踏板段1-1,向上折弯的头管连接段1-2、向上折弯的后叉连接段1-3;后叉连接段的上端部连接鞍座支架1-4;为了增加两主梁之间的承载强度,在两个主梁的水平踏板段1-1、头管连接段1-2和/或后叉连接段1-3之间焊接有横梁1-5;两个主梁的水平踏板段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容纳区1-6;所述后叉连接段1-3上焊接有后叉3,所述后叉向后车轮组件方向延伸至后轮组件的轮轴处;为了满足应急骑行或者脚蹬健身骑行,在鞍座支架下方两个水平踏板段之间焊接有轴套4,所述轴套内通过支撑轴承安装脚蹬轴5,所述脚蹬轴上安装有与后轮组件7的后轮轴一侧安装的驱动链轮对应的动力链轮6,动力链轮6和驱动链轮7-1上配装第一链条12,脚蹬轴的两端配装脚蹬14,上述轴套不仅不具有安装脚蹬轴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加强作用,起作用相当于在两主梁之间增设一条加强筋,达到了一件多用的效果。为了满足骑行和骑行增速的目的,所述动力链轮6与驱动链轮7-1的速度比为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勒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米勒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癌靶向药物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增强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中低频肌肉运动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