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8529.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黄军;廉俊;储直明;杨小明;吴晓峰;张平;朱萍;郑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地基承载力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
背景技术
复合桩基,意思是考虑承台下桩间土承载的桩基础.复合桩基与普通桩基础在设计上的区别在于复合桩基除考虑桩体本身的承载力外,还要考虑承台下桩间土的承载力,两者的叠加形成复合桩基整体的承载力。复合桩基是指按大桩距(约5-6倍桩径)布置的低承台摩擦型群桩与承台底土体共同承载的新型基础形式.它是天然地基和纯桩基之间的过渡型.当复合桩基中单桩达到极限状态后承台还能继续承担一部分荷载。建筑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根基,桩基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所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桩的质量直接影响桩基的质量,由于桩基质量不合要求,导致酿造重大事故已非罕见。
目前,建筑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以及桥梁、电站、码头、仓库等建筑使用的预制桩在压入过程中,容易使桩身倾斜或造成桩身折断、受损,增加施工成本,抗弯性能较差、承载力低,给建筑的基础埋下了隐患,且桩身在运输过程或者搬运过程中没有吊运的挂点,使得转运过程十分麻烦,同时,桩身下方一般采用带尖端的固定钢筋来将桩身稳定在地基中,此固定钢筋往往与桩身固定连接不可拆分,导致桩身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桩身和固定钢筋的折断,且在人工搬运时尖端可能会对搬运工人造成伤害。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包括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为圆盘状结构,且上表面的圆心处设置有铁柱芯,所述铁柱芯的圆周外侧浇注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外侧包裹有钢丝网,所述铁柱芯靠近支撑底盘的一端圆周外壁等距离设置有四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强筋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加强筋两两之间的支撑底盘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槽孔,所述固定槽孔内插设有固定钢筋,所述固定钢筋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卡槽,所述固定钢筋上的环状卡槽通过扎紧带捆绑牢固。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盘的内部设置有横竖交叉的钢筋网,外部浇注水泥。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水泥浇注成型。
优选的,所述固定钢筋的一端为卡接头,另一端为锥形,且卡接头的直径大于固定槽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扎紧带为钢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钢筋和水泥混合浇注,增加了柱体的承载力,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柱体的支撑强度,且吊孔方便柱体的吊运转移,固定钢筋可从固定槽孔中取出,方便柱体的安放和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柱体的损坏和加强筋的弯折,降低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固定钢筋尖端对工人造成伤害的概率,分体式结构在增强了承载力的同时,方便运输和人工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盘、2铁柱芯、3水泥层、4钢丝网、5加强筋、 6吊孔、7固定槽孔、8固定钢筋、9扎紧带、10环状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复合桩,包括支撑底盘1,支撑底盘1的内部设置有横竖交叉的钢筋网,外部浇注水泥,支撑底盘1为圆盘状结构,且上表面的圆心处设置有铁柱芯2,铁柱芯2的圆周外侧浇注有水泥层3,水泥层3的外侧包裹有钢丝网4,铁柱芯 2靠近支撑底盘1的一端圆周外壁等距离设置有四个加强筋5,加强筋5为水泥浇注成型,加强筋5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强筋5上设置有吊孔6,加强筋5两两之间的支撑底盘1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槽孔7,固定槽孔7内插设有固定钢筋8,固定钢筋8的一端为卡接头,另一端为锥形,且卡接头的直径大于固定槽孔7的直径,固定钢筋8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卡槽10,固定钢筋8上的环状卡槽10通过扎紧带9捆绑牢固,扎紧带9为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8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井或围堰助浮装置的纵向封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公路软土层桩复合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