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7872.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明;段兴中;唐殿菊;李云端;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2D25/2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舱 框架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驾驶舱框架和具有该驾驶舱框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驾驶舱框架是由多个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拼焊而成,驾驶舱框架需要制造的零件众多,进而增加了驾驶舱框架的装配难度,延长了驾驶舱框架的开发周期,且驾驶舱框架的制造成本较高。另外,该技术方案下的驾驶舱框架的重量较大,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布置,且钣金件耐腐蚀性差,易发生锈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装配难度的驾驶舱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驾驶舱框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驾驶舱框架,包括左侧围上边梁、右侧围上边梁、顶盖前横梁、顶盖后横梁、驾驶舱下部框架、前围板、地板面板和后围板,所述顶盖前横梁连接在所述左侧围上边梁与所述右侧围上边梁的前部之间,所述顶盖后横梁连接在所述左侧围上边梁与所述右侧围上边梁的后部之间以使所述左侧围上边梁、所述右侧围上边梁、所述顶盖前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共同形成顶盖框架总成,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固定在所述顶盖框架总成的下方,所述前围板固定在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的前部,所述地板面板固定在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的底部,所述后围板固定在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驾驶舱框架,使驾驶舱框架的结构模块化,减少了驾驶舱框架装配时所需的零件数量,驾驶舱框架的装配更容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驾驶舱框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A柱、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B柱、驾驶舱左下边梁、驾驶舱右下边梁和多个驾驶舱连接横梁,所述B柱位于所述A柱的后方,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分别与左侧的所述A柱的下端与左侧的所述B柱的下端连接,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分别与右侧的所述A柱的下端与右侧的所述B柱的下端连接,所述多个驾驶舱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和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连接横梁包括驾驶舱前横梁、驾驶舱后横梁和驾驶舱中间横梁,所述驾驶舱前横梁分别与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的前端以及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的前端连接,所述驾驶舱后横梁分别与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的后端以及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的后端连接,所述驾驶舱中间横梁位于所述驾驶舱前横梁和所述驾驶舱后横梁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还包括驾驶舱连接纵梁,所述驾驶舱连接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驾驶舱前横梁和所述驾驶舱中间横梁之间,所述驾驶舱连接纵梁位于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和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还包括:两个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位于所述驾驶舱后横梁与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的连接处以及所述驾驶舱后横梁与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的连接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地板面板包括左前地板、右前地板和后地板,所述左前地板安装在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的底部的左前部,所述右前地板安装在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的底部的右前部,所述后地板安装在所述驾驶舱下部框架的底部的后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前地板安装在所述驾驶舱连接纵梁、所述驾驶舱前横梁、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和所述驾驶舱中间横梁限制的区域内,所述右前地板安装在所述驾驶舱连接纵梁、所述驾驶舱前横梁、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和所述驾驶舱中间横梁限制的区域内,所述后地板安装在所述驾驶舱右下边梁、所述驾驶舱后横梁、所述驾驶舱左下边梁和所述驾驶舱中间横梁限制的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驾驶舱框架为轻质合金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框架为铝合金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驾驶舱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降低了整车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车辆的装配节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舱下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侧围上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7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框架及具有其的作业机械
- 下一篇:同步转向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