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789.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吴昊;朱文锋;司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相变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汽车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简称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相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燃油机,噪音低、无污染,电动机、油料及传动系统少占的空间和重量可用以补偿电池的需求;且因使用单一的电能源,电控系统相比混合电动车大为简化,降低了成本,也可补偿电池的部分价格。
纯电动汽车的冷却散热技术是车辆辅助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纯电动汽车主要的热源主要集中在三类部件中:一是能量储存系统中,比如蓄电池、燃料电池等;二是电机控制器;三是电动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这三个部件都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被及时的散发出去,会导致这些部件因温度太高而损坏,进而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甚至会出现汽车失控的现象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这三个部件进行冷却。
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散热,即是指不采用特别的散热措施,让发热部件通过自身表面与环境空气的作用,或通过相邻部件的传导作用,将热量传送出去,达到散热的目的,此种方法散热效率极低,不能满足发热部件的散热要求;二是风冷散热,即是通过空气流过发热部件表面或特别设计的风道,带走发热部件内部所产生的热量,这种方式称为风冷散热,此种方法散热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并会将一些粉尘或者颗粒物质带入被散热部件,对相关部件造成损伤,缩短其使用寿命;三是液体循环散热,即是让液体(水、专用油或其他介质)通过发热部件内部专门设计的水道,吸收发热部件内部的热量,并将热量带到外部的散热器,通过风冷方式给散热器中的液体降温,再将降温后的液体送回发热部件内部继续吸收热量,此种方法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但若是安装不当或者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时,可能会出现漏水现象,导致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电动机的漏电,产生不良的后果,同时液体循环散热会增加纯电动汽车的重量,使其行驶负载增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入口管1、换热管2、超声波雾化器3、风机4、雾化池5、换能器6、液态相变材料7、超声波雾化器出口管8、四通阀9、电动机10、电动机入口管11、电动机出口管12、电池组出口管13、电池组入口管14、电池组15、电机控制器入口管16、电机控制器出口管17、控制电路18和电机控制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相变材料7在控制电路18的作用下进入雾化池5,换能器6将高频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把雾化池5内的液态相变材料7处理为超微粒子的雾气,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在风机4的作用下通过超声波雾化器出口管8进入四通阀9,四通阀9将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在风机4的作用下分别送至电动机入口管11、电池组入口管14和电机控制器入口管16,使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有三条路径:一是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从电动机入口管11进入电动机10,通过液态相变材料7汽化吸收热量以达到对其进行冷却的目的,汽化后的相变材料从电动机出口管12流动至换热管2;二是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从电池组入口管14进入电池组15,通过液态相变材料7汽化吸收热量以达到对其进行冷却的目的,汽化后的相变材料从电池组出口管13流动至换热管2;三是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从电机控制器入口管16进入电机控制器19,通过液态相变材料7汽化吸收热量以达到对其进行冷却的目的,汽化后的相变材料从电机控制器出口管17流动至换热管2。汇集到换热管2的相变材料在换热管2的作用下液化为液态相变材料7,再经超声波雾化器入口管1回流到超声波雾化器3中,如此循环往复地工作,起到对纯电动汽车三大主要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相变材料7为液一气相变材料,其在常温下为液态,吸收热量后会发生汽化,其可以是为无机相变材料,比如结晶水合盐、熔融盐等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相变材料,比如石蜡、梭酸、酯、多元醇等有机物,还可以是复合相变材料,既是有机和无机共融相变材料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