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789.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吴昊;朱文锋;司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相变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入口管(1)、换热管(2)、超声波雾化器(3)、风机(4)、雾化池(5)、换能器(6)、液态相变材料(7)、超声波雾化器出口管(8)、四通阀(9)、电动机(10)、电动机入口管(11)、电动机出口管(12)、电池组出口管(13)、电池组入口管(14)、电池组(15)、电机控制器入口管(16)、电机控制器出口管(17)、控制电路(18)和电机控制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相变材料(7)在控制电路(18)的作用下进入雾化池(5),换能器(6)将高频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把雾化池(5)内的液态相变材料(7)处理为超微粒子的雾气,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在风机(4)的作用下通过超声波雾化器出口管(8)进入四通阀(9),四通阀(9)将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在风机(4)的作用下分别送至电动机入口管(11)、电池组入口管(14)和电机控制器入口管(16),使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有三条路径:一是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从电动机入口管(11)进入电动机(10),通过液态相变材料(7)汽化吸收热量以达到对其进行冷却的目的,汽化后的相变材料从电动机出口管(12)流动至换热管(2);二是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从电池组入口管(14)进入电池组(15),通过液态相变材料(7)汽化吸收热量以达到对其进行冷却的目的,汽化后的相变材料从电池组出口管(13)流动至换热管(2);三是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从电机控制器入口管(16)进入电机控制器(19),通过液态相变材料(7)汽化吸收热量以达到对其进行冷却的目的,汽化后的相变材料从电机控制器出口管(17)流动至换热管(2),汇集到换热管(2)的相变材料在换热管(2)的作用下液化为液态相变材料(7),再经超声波雾化器入口管(1)回流到超声波雾化器(3)中,如此循环往复地工作,起到对纯电动汽车三大主要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相变材料(7)为液一气相变材料,其在常温下为液态,吸收热量后会发生汽化,其可以是为无机相变材料,也可以是有机相变材料,还可以是复合相变材料,即为有机和无机共融相变材料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10)、电池组(15)和电机控制器(19)为并联结构,雾化后的液态相变材料(7)经四通阀(9)在风机(4)的压力作用下同时对电动机(10)、电池组(15) 和电机控制器(19)进行散热,使其散热均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3)的电能由纯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15)供给,当纯电动汽车启动时,即电池组(15)开始工作时,超声波雾化器(3)同时启动,开始将液态相变材料(7)进行雾化,同时使其流动至电动机(10)、电池组(15)和电机控制器(19),利用汽化吸收热量对其进行冷却,当纯电动汽车停止运行,即电池组(15)停止工作时,超声波雾化器(3)同时停止工作,以实现无需人为开关冷却装置的自动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7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