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和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8519.8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海;龚芬芬;丁传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A21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和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和面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也在逐渐地提升,它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及改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国产的和面机多数为单驱动卧轴绞龙旋转式,少数为斜轴绞龙旋转式,其工作时先往工作桶内倒入干面粉,启动和面机再慢慢地往工作桶内添加水使面粉在搅拌的作用下变成面团。
但是在刚开始加水的一段时间内,遇到水的干面粉会在水的粘合下变为一团而聚集在防溢轴的搅拌分支上,当搅拌分支随防溢轴旋转时,其聚集的面团会在面粉堆里搅动更多的干面粉,此时未盖上盖子的工作桶内会有干面粉溢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防溢轴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和面机,能够刮下聚集在搅拌分支上的面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和面机,包括工作桶、设置于所述工作桶上方的固定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防溢轴和搅拌轴组件,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以所述防溢轴为圆心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并延伸至所述工作桶内的搅拌分支、以及驱动所述转盘和所述搅拌分支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分支上设置有用于刮除面团的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搅拌分支一侧的转动轴、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搅拌分支上并位于所述转动轴远离搅拌分支转动方向一侧的刮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粉和水倒入工作桶内后,驱动组件驱动搅拌分支绕着防溢轴公转,同时,其自身自转,将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另外,当搅拌分支旋转搅拌时,刮刀可抵消其所在一侧的面粉对转动轴形成的相对转动力,从而使面团对转动轴另一侧形成的相对转动力大于刮刀所在一侧,从而使转动轴在搅拌分支搅拌时也进行转动,刮除转动轴上的面团,避免因搅拌分支上的面团使工作桶上部的面粉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上述方向延伸的刮刀能最大化其在转动轴上的刮动面积,提高其刮面团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的形状与所述转动轴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螺旋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设置的刮刀与非螺旋设置方式相比具有较大的刮动面从而具有较大的瞬时刮动效率,使其能刮动体积较大粘力较强的面团。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转动嵌入于所述搅拌分支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其靠近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露出所述搅拌分支,其另一侧隐藏于所述搅拌分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团接触嵌入搅拌分支的转动轴露出的一侧并产生相对转动力,从而让转动轴旋转并被刮刀刮除粘结的面团。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分支指向所述转动轴的侧边贴合于所述转动轴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于转动轴的搅拌分支侧边能更彻底地将粘结的面团从转动轴上刮除。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转盘连接的主电机、以及与所述搅拌分支连接的副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分支的公转和自转由两个分开的动力装置分别控制,当其中之一的电机损坏时,另一电机可继续使用,使得搅拌分支能够继续搅拌面粉。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所述刮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除组件可刮去固定架上聚集的面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工作桶内的面粉与水在搅拌分支搅拌下混合,面粉与搅拌分支产生相对移动并带动转动轴旋转,刮片可抵消面粉对转动轴一侧形成的相对转动力,从而使面团对转动轴另一侧形成的相对转动力大于刮刀所在一侧,从而使转动轴在搅拌分支搅拌时也进行转动,刮除转动轴上的面团,避免因搅拌分支上的面团使工作桶上部的面粉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刮刀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桶;2、副电机;3、防溢轴;4、搅拌分支;5、转动轴;6、刮刀;7、固定架;8、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8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