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蓄电池电压平衡监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233.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9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涂金龙;刘永康;刘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蓄电池 电压 平衡 监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组的性能监测,特别是一种车辆蓄电池电压平衡监视装置,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重型车辆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多缸柴油机, 使用24V蓄电池组为起动机和车上的电器供电。24V蓄电池组是由2只12V蓄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为使车辆的蓄电池组经常保持在充足电的状态,在车辆运行时,其蓄电池组通常是长期处于浮充状态,在蓄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的个体差异、温度差异等原因,会出现“落后”电池,造成各电池的端电压不平衡,影响了蓄电池性能的发挥。当蓄电池的性能不平衡严重恶化时,会导致发动机起动时电压过低,造成起动困难,如果此时反复起动,有可能造成发动机过热,甚至烧毁发动机。
为了避免车辆各蓄电池电压不平衡趋势的恶化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车辆蓄电池电压的均衡性能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对蓄电池组进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蓄电池电压平衡监视装置,避免车辆各蓄电池电压不平衡趋势的恶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车辆蓄电池电压的均衡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在蓄电池电压达到一定的不平衡值时,实时给出提示信号,以便驾驶员及时掌握蓄电池的性能状态,从而及时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电压平衡监视装置,包括:蓄电池接口(1)、电压取样单元(2)、电压运算单元(3)、极性自动校正单元(4)、分压电阻网络单元(5)、电压基准单元(6)、电压比较单元(7)、指示单元(8);其中:
蓄电池接口(1):与2只串联的蓄电池相连,并为装置的各单元供电,与相关单元构成电气连接;
电压取样单元(2):分别对2只串联的蓄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与蓄电池接口(1)和电压运算单元(3)构成电气连接;
电压运算单元(3):对2只串联的蓄电池的采样电压进行异极性加法运算,与蓄电池接口(1)和电压取样单元(2)、极性自动校正单元(4)构成电气连接;
极性自动校正单元(4):对电压运算单元(3)输出的不平衡负极性电压进行自动校正为正极性电压,与蓄电池接口(1)和电压运算单元(3)、分压电阻网络单元(5)构成电气连接;
分压电阻网络单元(5):为各电压比较单元提供比较电压,与极性自动校正单元(4)和电压比较单元(7)构成电气连接;
电压基准单元(6):为各电压比较单元提供基准电压,与蓄电池接口(1)和电压比较单元(7)构成电气连接;
电压比较单元(7):电压比较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根据双蓄电池电压的不平衡程度输出信号,与蓄电池接口(1)和分压电阻网络单元(5)、电压基准单元(6)、指示单元(8)构成电气连接;
指示单元(8):根据电压比较单元(7)的输出电平信号,对双蓄电池电压的不平衡程度进行指示,与蓄电池接口(1)和电压比较单元(7)构成电气连接。
本发明是按照上述构思使用上述主要单元有机组合而成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蓄电池接口提供的2只串联蓄电池的电压信号,经电压取样单元反向对称取样,送入电压运算单元,运算结果经极性自动校正单元输出正的不平衡电压,通过分压电阻网络单元输送到各电压比较单元,经与基准电压信号比较后,输出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信号,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指示单元用于指示2只蓄电池的电压不平衡程度,以此直观显示的方式提醒驾驶员需要对蓄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或更换蓄电池。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是:
1、能对车辆的2只串联蓄电池进行快速的动态检测,从而实时判断出串联蓄电池的电压不平衡程度,及时给出提示信号,以便及时对蓄电池组进行维护,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2、电路所用的元器件少,显示直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是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电机动态高速采集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灯光抗干扰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