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167.7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岳巍;梅述文;姜勇;梁廷禹;盛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刘盼盼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贮气罐增材 制造 定位 装置 | ||
1.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装置(1)、贮气罐(2)和定位机构(3),所述贮气罐(2)包括贮气罐本体(201)、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增材制造长支耳(203)、以及贮气罐本体(201)上下两侧的凸台法兰,所述贮气罐本体(201)上下两侧的凸台法兰中心圆孔同轴;所述贮气罐(2)和定位机构(3)依次设在底座装置(1)上;
所述底座装置(1)包括底座本体(101)、圆环(102)以及圆柱(103);所述底座本体(101)中心有螺纹孔,所述圆柱(103)的直径与凸台法兰中心的圆孔直径一致,所述圆柱(103)的一端攻有螺纹,所述圆柱(103)的底端另一端无螺纹,所述圆柱(103)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本体(101)上,所述圆环(102)的内径与圆柱(103)外径一致,所述圆柱(103)穿过底座本体(101)上的圆环(102)中心孔;
所述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和增材制造长支耳(203)分别设于贮气罐本体(201)上方凸台法兰的右侧和左侧,所述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和增材制造长支耳(203)结构形式相似,所述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增材制造长支耳(203)与贮气罐本体(201)的贴合面均为弧状面,与所述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弧状面相对的另一端、与增材制造长支耳(203)弧状面相对的另一端均为长方体凸台,所述增材制造长支耳(203)的长度大于增材制造短支耳(202)的长度;
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本体(301)、限位挡块(302)、和定位块(303):所述定位本体(301)中心开有孔洞,所述定位本体(301)中心孔洞的直径与所述圆柱(103)外径一致,所述定位本体(301)中心孔洞套在圆柱(103)上,所述限位挡块(302)上端面通过螺钉与定位本体(301)相连,所述定位块(303)上端面也通过螺钉连与定位本体(301)相连,所述定位块(303)下端面为弧面,且所述定位块(303)下端面与贮气罐本体(201)型面贴合,左侧所述增材制造长支耳(203)与设于左侧限位挡块(302)内,右侧所述增材制造短支耳(202)设于右侧限位挡块(3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301)为一个,所述限位挡块(302)为两个,所述定位块(303)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挡块(302)、两个所述定位块(303)均对称设置在圆柱(103)的左右两侧,所述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增材制造长支耳(203)均各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罐本体(201)上方凸台法兰左侧的限位挡块(302)、定位块(303)组成的空间对增材制造长支耳(203)定位,所述贮气罐本体(201)上方凸台法兰右侧的限位挡块(302)、定位块(303)组成的空间对增材制造短支耳(202)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03)从下到上依次贯穿圆环(102)、 贮气罐本体(201)下方的凸台法兰中心、贮气罐本体(201)内腔体、贮气罐本体(201)上方的凸台法兰中心、定位机构(3)的定位本体(301)中心孔洞,所述气罐本体(201)下方的凸台法兰底部与底座装置(1)上的圆环(102)上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01)的高度范围为40mm-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02)的高度范围为20mm-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气罐增材制造支耳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03)的直径比贮气罐本体(201)凸台法兰的中心孔直径小,所述圆柱(103)的直径与贮气罐本体(201)凸台法兰的中心孔直径的公差范围为-0.1mm—-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1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截骨调节模块及截骨装置
- 下一篇:血栓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