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857.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试验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疲劳试验技术领域中,多需要对疲劳试验设备进行减震等保护措施。
现有的减震措施,多采用单一的气垫或橡胶垫的结构,其多存在缓冲性能较差,减震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缓冲性能较差,减震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方法提供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气箱,减震气箱的上端设置为凹槽状,减震气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板,减震气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支撑板相连接的减震板,相邻的减震板之间通过合页相连接;
减震气箱的内部均匀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上端与减震气箱的顶面相连接,减震弹簧的下端与减震气箱的底面相连接;减震弹簧的外部分别套设有伸缩套管;
伸缩套管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内部套设有内套管,外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滑槽,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设置在滑槽内;
减震气箱的内壁上敷设有内膜层;
减震板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充气口;
减震气箱的底面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设置为平板状,支撑座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支撑架,支撑架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减震网板。
优选的,支撑板与支撑座相垂直。
优选的,最上面的减震板上设置有与减震气箱上端凹槽一致的凹槽。
优选的,减震板设置为矩形板。
优选的,合页连接在相邻的减震板的外壁上。
优选的,每相邻的两个减震板之间连接的合页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合页设置为矩形。
优选的,矩形的合页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固定孔内分别设置有将合页与减震板相固定连接的固定螺钉。
优选的,充气口设置有封闭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缓冲性能较差,减震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其缓冲性能好,减震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撑板,2为减震板,3为合页,4为减震弹簧,5为伸缩套管,6为支撑座,7为支撑座,8为支撑架,9为减震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减震气箱,减震气箱的上端设置为凹槽状,减震气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板1,减震气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支撑板1相连接的减震板2,相邻的减震板2之间通过合页3相连接;
减震气箱的内部均匀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的上端与减震气箱的顶面相连接,减震弹簧4的下端与减震气箱的底面相连接;减震弹簧4的外部分别套设有伸缩套管5;
伸缩套管5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内部套设有内套管,外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滑槽,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设置在滑槽内;
减震气箱的内壁上敷设有内膜层;
减震板2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充气口6;
减震气箱的底面设置有支撑座7,支撑座7设置为平板状,支撑座7与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支撑架8,支撑架8与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减震网板9。
可见,本实施例的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其减震气箱能够通过充气口6进行充气,其内壁上的内膜层能够起到防护密封的作用,其支撑板1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其相邻的减震板2之间通过合页3进行组合的结构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减震气箱的高度有快速的较大的变化,提高减震效果,同时对支撑板1也能起到辅助配合和保护的作用,减震气箱内部的减震弹簧4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其伸缩套管5能够配合减震弹簧4更稳定地工作;其支撑座7和支撑架8配合的结构能够提高牢固效果,减震网板9能够提高减震和支撑效果,同时减轻重量。
实施例2
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支撑板1与支撑座7相垂直。这样,能够提高组合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最上面的减震板2上设置有与减震气箱上端凹槽一致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