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124.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殷德军;张凯;陈昊;张冰;丁佐蓬;王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电动自行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以车载动力蓄电池为动力驱动行驶,具有节能、环保、轻便的特点。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制造与使用数量在我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空气与噪声污染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自行车越来越注重续航里程,而现有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在下坡时,电机消耗的电力与平路时相比较是一样的,造成电力的浪费,这对于使用蓄电池的电动车而言会大大缩短其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供电模块、核心微处理器MCU、电动机控制器、组合仪表显示器、倾斜角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电池稳压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与所述电动机控制器连接,还与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驱动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还包括电量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监测蓄电池电量。
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为单片机。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与所述倾斜角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通讯连接,同时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分别与电动机控制器、组合仪表显示器连接,并通过PWM接口与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驱动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的单片机芯片为美国赛普拉斯CYPRESS系列单片机。
所述电动机控制器用于对电机功率的控制,与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通讯连接。
所述组合仪表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电池电量指示盘、速度指示表、电流指示表、电压指示表、里程表、转向警示仪、灯光状态指示仪。所述组合仪表显示器与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通讯连接。
所述倾斜角传感器为双轴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角传感器为 BSIL-C12A型(MEMS)固定式倾斜角传感器。
所述速度传感器为线速度传感器和/或角速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速度传感器为无源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更进一步地,所述速度传感器型号为:RP660C-10A。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具体为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角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还可以通过信号放大器与所述核心微处理器MCU连接。
以上所述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采用CAN总线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具有在上下坡时的坡度自适应性。在下坡时,本实用新型控制电动机减少电动力输出,从而在不影响车速、不降低驾驶体验的前提下,使电动自行车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提高电动力自行车的能量利用率,延长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中标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1、蓄电池供电模块,2、核心微处理器MCU,3、电动机控制器,4、组合仪表显示器,5、倾斜角传感器,6、速度传感器,7、加速度传感器,8、信号放大器,9、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驱动系统;
11、蓄电池,12、电池稳压电路,13、电压电流检测电路,41、显示面板, 42、电池电量指示盘,43、速度指示表,44、电流指示表,45、电压指示表, 46、里程表,47、转向警示仪,48、灯光状态指示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本实施例中涉及到方法的内容,目的是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以说明,以更好地理解,而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下面的实施例只是作为具体说明,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显而易见的改变和修饰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供电模块1、核心微处理器MCU 2、电动机控制器3、组合仪表显示器4、倾斜角传感器5、速度传感器6、加速度传感器7、信号放大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