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920.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许志泉;刘少龙;张幼庆;金耀明;董韬;邢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段 |
主分类号: | B61G3/10 | 分类号: | B61G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调车 过渡 车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动车组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系统运营里程不断增加,运营班次也以倍数增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高速动车组的生产与维护压力。
其中,高速动车组在单车生产完成后,需要利用调车对其进行编组;高速动车组的高级修作业,同样需要对动车组进行解编,检修、调试完成后再进行编组作业。近年来,动车高级修检修体量不断增大,现有检修台位等硬件资源利用率已趋近饱和,但检修能力仍无法赶上动车组配属的增长速度。
在解编和编组过程中,无论采用机车牵引或公铁两用车牵引的调车方式,均存在动车组紧急过渡车钩无法连挂机车车钩和动车组半永久车钩的问题。因此,一种可用于CRH3型车及其衍生车型的调车用过渡车钩,需求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能够实现调车机车与动车组的联挂,方便动车组在生产和调试中的调车工作,减少所需时间,节约生产和维护的时间成本,提高相关经济效益。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前段车钩连接部、中段连接部和后段半永久车钩连接部;
所述前段车钩连接部包括钩体、上限位档板和下限位档板;所述钩体与调车机车或公铁两用车的车钩相互挂扣;在钩体上下部分分别安装高于钩体的上限位档板和下限位档板;
所述后段半永久车钩连接部为套筒,并在所述套筒的端头处设置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半永久车钩相互挂扣;
所述中段连接部为连接件,分别与钩体根部和套筒根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钩体采用ARR标准。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限位档板和下限位档板为凸起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前段采用ARR标准钩体,并加上上下限位板,虽然结构简单,但在与拖车连接时强度高,且可以直接调整与调车车钩的连接高度,简单方便且用性强。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吊环。
本发明在中段设置吊环,可直接进行固定,防止过渡车钩钩体从与其他车钩中脱出,同时可以作为装配时的辅助环,可作为辅助把手亦可用于一般吊装,实用性强。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使用中国标准ARR车钩的调车机车、公铁两用车等与CRH380B及其衍生型动车组半永久车钩的联挂,解决CRH380B型及其衍生型动车组单车或数车编组形式下的长距离调车问题,可有效缩短车辆调车时间,同时实现单车的长距离调车,节约编组、检修调试占用台位问题,顺利完成检修任务;
由于调车作业主要发生在平直轨道,且车速一般较慢,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制造成本低廉;安装与拆解较分体式车钩更为简便,培训时间短,易于上手学习;维护简便,仅需定期对其进行简单保养;设计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构造,依靠材料本身弹性进行减震,能够满足在较小幅度转弯与较小坡度起伏时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后段采用的套筒+突出部的连接方式,可与半永久车钩实现快速连接与解连,方便快捷;一体成型的突出部结构强度高,可与半永久车钩紧密咬合,连接强度高,拆装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的结构左视图;
其中,1是钩体,2是上限位档板,3是下限位档板,4是吊环,5是套筒,6是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动车组调车用过渡车钩,
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前段车钩连接部、中段连接部和后段半永久车钩连接部;
所述前段车钩连接部包括钩体1、上限位档板2和下限位档板3;所述钩体1与调车机车或公铁两用车的车钩相互挂扣;在钩体1上下部分分别安装高于钩体1的上限位档板2和下限位档板3;
所述后段半永久车钩连接部为套筒5,并在所述套筒5的端头处设置环形凸起6,所述环形凸起6与半永久车钩相互挂扣;
所述中段连接部为连接件,分别与钩体1根部和套筒5根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钩体1采用ARR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段,未经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1G 专门适用于铁路车辆的连接器;专门适用于铁路车辆的牵引装置或缓冲装置
B61G3-00 包括形状相似的啮合部件,而不需使用任何附加元件或构件的连接器
B61G3-02 . 具有互相啮合的活装的钩子或连杆,用一个导引装置将其对准,如“道迪
B61G3-04 . 连接头一侧有一条护臂,另一侧铰接一个关节,它还有将该关节锁止在连接位置的装置,如A.A.R型或詹尼型
B61G3-10 . 带有类似钩形的互相啮合的刚性爪的连接头,如Willison型
B61G3-16 . 用可旋转的钩形板或圆盘以及平衡连杆进行刚性连接的连接头,这些连接件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Scharfenberg型
B61G3-22 . 用由铰接的插销组成的锁进行刚性连接的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