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与离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342.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堂;陈一泽;林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林祥翔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转换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与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单纯的变速机构,在变速中无法做到多分支动力传递;而有些多分支变速机构中需要外界干预,才能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换工作,在各种运动间无法进行自动有序离合切换;同时能够多分支动力传递兼顾自动切换的变速与离合器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变速与离合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速中无法做到多分支动力传递以及各种运动间无法进行自动有序离合切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变速与离合装置,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轮、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凸轮齿轮轴、拖动轴、摆杆以及锥齿轮轴;
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分别设置在蜗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蜗轮固设在齿轮轴上,第一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蜗轮的正下方,并与齿轮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凸轮齿轮轴上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凸轮齿轮轴上设有倾斜内凹轨道,所述第二蜗轮固设在拖动轴上,所述拖动轴的底部设有凸轮接触部,拖动轴通过倾斜内凹轨道与凸轮接触部的配合实现第二蜗轮与蜗杆的啮合与分离,所述摆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上表面的点固定连接;
所述凸轮齿轮轴的底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锥齿轮轴上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与外部电机相连接,并由外部电机带动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箱盖中央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凸轮齿轮轴底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柱的顶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箱盖的四角通过螺栓与箱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分别通过卡环设置在齿轮轴以及拖动轴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拖动轴通过凸轮与凸轮接触部的配合实现第二蜗轮与蜗杆的啮合与分离,实现自分离,实现各种运动间进行自动有序的离合切换;通过摆杆与锥齿轮轴实现单一动力输入,多种动力输出;通过凸轮结构的配合,可实现不同输出间运动时序的合理分配与交叉,不同运动间衔接合理有序,实现变速过程中多分支动力传递;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变速与离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变速与离合装置的第二蜗轮与蜗杆啮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变速与离合装置的第二蜗轮与蜗杆分离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变速与离合装置的内部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0、箱体;
201、蜗杆;
202、第一蜗轮;
203、第二蜗轮;
204、齿轮轴;
205、第一齿轮;
206、第二齿轮;
207、凸轮齿轮轴;
2071、倾斜内凹轨道;
208、拖动轴;
2081、凸轮接触部;
209、摆杆;
210、锥齿轮轴;
211、箱盖;
212、固定柱;
213、螺栓;
214、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速与离合装置,包括箱体200、箱盖211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蜗杆201、第一蜗轮202、第二蜗轮203、齿轮轴204、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凸轮齿轮轴207、拖动轴208、摆杆209以及锥齿轮轴210;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分别设置在蜗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蜗轮固设在齿轮轴上,第一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蜗轮的正下方,并与齿轮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凸轮齿轮轴上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凸轮齿轮轴上设有倾斜内凹轨道2071,所述第二蜗轮固设在拖动轴上,所述拖动轴的底部设有凸轮接触部2081,拖动轴通过倾斜内凹轨道与凸轮接触部的配合实现第二蜗轮与蜗杆的啮合与分离,所述摆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上表面的点固定连接;所述凸轮齿轮轴的底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锥齿轮轴上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与外部电机相连接,并由外部电机带动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啮合的防冲击机构
- 下一篇:一种动力变频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