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3667.0 | 申请日: | 201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国;廖海黎;李明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6/00;E01D11/02;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45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双层 公路 钢桁梁 悬索桥 性能 气动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风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钢桁梁具有较大的刚度,承载能力较强,是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但与流线型钢箱梁相比,公路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性能较弱,通常需要采用气动措施来改善其颤振稳定性。传统的单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通常采用上稳定板、下稳定板的方式提高桥梁的颤振性能(图1)。对于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图2),由于结构形式特殊,上下桥面间存在严重的流动干扰,气动特性十分复杂,采用传统的气动措施无法有效提高加劲梁的颤振性能,有时甚至会使其颤振性能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使之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是:
一种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设置在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上用以提高桥梁的颤振稳定性。其特征在于,在下层桁架桥面的下方对称通长安装两块竖向稳定板,布置于梁低的两侧并贯穿下层桁架的横梁;稳定板的下沿与梁底的检查车轨道上平面相贴合,并与之形成整体;稳定板与检查车轨道共同组成提高桥梁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
进一步地,在实际实施中,根据桥梁结构对颤振检验风速的要求选装不同高度规格的检查车轨道。检查车轨道越高,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越高。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置在下层桥面下方并与检查车轨道相结合的稳定板气动措施,稳定板在可作为“纵梁”参与结构受力,分担弦杆荷载。本气动构造利用检查车轨道增加了气动措施的有效高度,提高了桥梁的颤振稳定性,保证了结构安全。该构造与桥梁结构自身构件相结合,与单独安装气动措施相比,还起到了增加刚度、节约钢材、简化结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气动构造示意图。
图2为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标准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颤振气动构造布置示意图,其中图3a为整体安装示意图,图3b稳定板局部安装示意图,图3c处为稳定板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稳定板局部尺寸及安装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稳定板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结合图3和图4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双层公路钢桁梁下层桥面的下方通长安装两块竖向稳定板用以提高桥梁的颤振稳定性。两块稳定板对称布置在下层桁架桥面的下方,距梁体边缘的距离B1为梁体宽度B的1/4,稳定板贯穿下层桁架的横梁,稳定板的下沿与梁底的检查车轨道的上平面相贴合形成整体;图3和图4中1代表横梁,2代表检查车轨道,3为两个稳定板。稳定板高H=1887mm,检查车轨道高D=3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3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壳混凝土结合梁
- 下一篇:超静定结构释放应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