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67634.5 | 申请日: | 2017-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程轩昂;张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山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32 | 代理人: | 李伟涛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浸 虚拟现实 实景 驾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实景驾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沉浸式虚拟现实驾驶系统中,用户头戴虚拟头盔,坐在汽车驾驶模拟设备上,通过对汽车驾驶模拟设备上的方向盘等部件的操作,配合虚拟头盔中的虚拟实景,可以使得用户足不出户便体验到在室外驾车的乐趣。
但是,现有的沉浸式虚拟现实驾驶系统中,虽然用户通过虚拟头盔看到车在运动,但汽车驾驶模拟设备却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眼睛所见与身体所感到的东西不同,会使用户大脑产生眩晕的感觉,影响用户体验。而如果由控制主机来控制运动调整平台进行动作模拟,则需要很大的计算量,还很可能产生延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沉浸式虚拟现实驾驶系统会使用户大脑产生眩晕的感觉,影响用户体验,而如果由控制主机来控制运动调整平台进行动作模拟,则需要很大的计算量,还很可能产生延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
为连接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该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包括虚拟现实头盔、运动调整平台、驾驶座椅、踏板组件、模拟控制方向盘以及控制主机,虚拟现实头盔、踏板组件以及模拟控制方向盘信号连接控制主机,控制主机信号连接运动调整平台,驾驶座椅连接运动调整平台,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还包括力反馈装置,控制主机通过力反馈装置信号连接运动调整平台,运动调整平台上设置有运动机构组,与驾驶座椅的底部连接,并设置有两个液压钢架,液压钢架两端均为多向连接结构,其一端分别设置于运动调整平台一端的两侧,另一端分别连接驾驶座椅的背部的两侧,力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主机,三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液压钢架以及运动机构组。
其中,踏板组件包括模拟油门、模拟刹车以及模拟档位,对刹车、油门以及档位信号进行模拟,并将模拟信号发送至控制主机。
其中,液压钢架的两端为六向连接机构。
其中,力反馈装置进一步包括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运动调整平台为六自由度调整平台,为座椅提供俯仰、偏航、滚转、升降、纵向和横向平移的六自由度瞬时运动仿真。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通过力反馈装置驱动运动调整平台带动驾驶座椅运动,从而极大的减轻了控制主机的运算压力,并且不会出现运动延迟,可以使用户的身体即时感觉到力的反馈,以使用户身体的感觉与眼睛所见的场景统一,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的大脑产生的眩晕,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包括虚拟现实头盔11、运动调整平台13、驾驶座椅14、踏板组件(未图示)、模拟控制方向盘(未图示)、控制主机12以及力反馈装置15。
虚拟现实头盔11、踏板组件以及模拟控制方向盘信号连接控制主机12,控制主机12信号连接运动调整平台13。驾驶座椅14连接运动调整平台13。其中,踏板组件包括模拟油门、模拟刹车以及模拟档位,对刹车、油门以及档位信号进行模拟,并将模拟信号发送至控制主机12。
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还包括力反馈装置15,控制主机12通过力反馈装置15信号连接运动调整平台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山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山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