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面背板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090.X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碎武;周利斌;周济峰;乔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背板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螺纹孔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面背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大幅面钣金件螺纹孔检测主要依靠人眼检测有无,而螺纹孔是否合格则只能通过专用工具进行检测,费时费力,因此在生产中多采用抽检,这就很容易造成漏检;若采取全检的形式则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面背板检测设备,对多层面背板上的螺纹孔进行批量自动化检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层面背板检测设备,包括:
机架;
设于机架上用于定位多层面背板的治具;以及
检测取件部,其包括:
支撑架;
固定于支撑架一侧的多个线扫相机;
设于支撑架另一侧的机械手抓;以及
设于机架上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连动支撑架于机架上沿X轴往复直线移动;
其中,在移动机构连动支撑架往复直线移动过程中,多个线扫相机及机械手抓分别运动至治具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治具包括:底板以及多个列于底板上的定位块;
每一定位块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垂直固定于第二板体;第二板体活动设于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治具还包括多个感应器,多个感应器分设于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沿着支撑架的直线移动方向,线扫相机与治具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线扫相机共有两个,其中一个线扫相机与治具之间的距离小于另一线扫相机与治具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机械手抓包括:多个真空吸盘;多个真空吸盘均分成两组平行设置于支撑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动力输出机构、连接动力输出机构的滚珠丝杠以及穿设于滚珠丝杠上的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移动机构还包括:沿支撑架直线移动方向设置且分设于机架两侧的两根滑轨以及固定于支撑架底部的至少两个滑块,其中至少一滑块于其中一滑轨上滑动,其余滑块于另一滑轨上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定位块共有八个;八个定位块均分为四组分设于底板的四个角,形成一定位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治具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分别垂直设于底板上。
前端设备将多层面背板置于治具上进行定位,移动机构连动支撑架于机架上直线移动,线扫相机首先移动至治具的上方,后继续直线移动,运动过程中线扫相机对多层面背板上的螺纹孔进行拍照,完成拍照后机械手抓运动至治具上方,并取走治具上的多层面背板放入下一工位,支撑架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回到之前的位置,前端设备将后一多层面背板放入治具中,后重复上述运作方式,实现多层面背板的批量自动化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多层面背板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多层面背板检测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检测取件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治具;3、检测取件部;4、显示器;21、底板;22、定位块;23、感应器;22a、第一板体;22b、第二板体;22c、支撑柱;31、支撑架;32、线扫相机;33、机械手抓;34、移动机构;31a、主体部;31b、第一支架;31c、第二支架;A、第一支架与主体部的夹角;33a、真空吸盘;34a、动力输出机构;34b、滚珠丝杠;34c、丝杆螺母;34d、滑轨;34e、滑块;34f、定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型针孔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多媒体信息的推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