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土壤重金属紫外分光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7925.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杜会云;张世志;曹树鹏;孙雨顺;马洋洋;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衡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土壤 重金属 紫外 分光 光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金属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土壤重金属紫外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紫外分光光度计,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物质的吸收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在进行土壤重金属测量时,会采用比色皿来盛装溶液,而比色皿多为采用石英熔融而成的,在安放比色皿时需要用比色皿支架进行固定,常见的比色皿支架虽然能够支撑比色皿,但支撑效果不佳,容易对比色皿造成应力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检测土壤重金属紫外分光光度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检测土壤重金属紫外分光光度计,包括主箱体和应用在主箱体内部检测舱内部的比色皿,其中比色皿通过比色皿支架进行固定安装,所述的比色皿支架包括矩形容纳筒和楔形块,所述矩形容纳筒的两侧开设有通光口,另外两侧面的内部设有直角三棱柱,其斜面相对,在矩形容纳筒的底部设有弹性底座,所述楔形块与矩形容纳筒中直角三棱柱相配合,形成对比色皿的挤压作用,使得比色皿能够稳定。
进一步,所述弹性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底面的弹簧,所述弹性底座的高度低于所述直角三棱柱底面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楔形块的材质与矩形容纳筒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通光口底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弹性底座无载荷状态下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使用不同大小的比色皿,同时能够对比色皿形成有效的固定,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比色皿支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比色皿支架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检测土壤重金属紫外分光光度计,包括主箱体和应用在主箱体检测舱内部的比色皿1,其中比色皿1通过比色皿支架2进行固定安装,所述的比色皿支架2包括矩形容纳筒21和楔形块22,所述矩形容纳筒21的两侧开设有通光口23,另外两侧面的内部设有直角三棱柱24,其斜面相对,在矩形容纳筒21的底部设有弹性底座25,所述楔形块22与矩形容纳筒21中的直角三棱柱24相配合,形成对比色皿1的挤压作用,使得比色皿1能够稳定。
所述弹性底座25包括底板251和固定在底板251底面的弹簧252,所述弹性底座25的高度低于所述直角三棱柱24底面的高度。
所述楔形块22的材质与矩形容纳筒21的材质相同。
通光口23底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弹性底座25无载荷状态下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相通过两组楔形块22(也是直角三棱柱)的长直角边所在的直角平面对称夹持在比色皿1的磨毛玻璃面上,此时通过拿住楔形块22,保持比色皿1在两组楔形块22之间,同时将楔形块22缓慢放入矩形容纳筒21种,同时将光玻璃面与矩形容纳筒21的通光口23对应放置,在下放过程中,楔形块22与矩形容纳筒21侧面的直角三棱柱24相互形成楔形挤压,直至完成对比色皿1的安装固定,当比色皿1的高度足够时(达到触及弹性底座25的程度),弹性底座25对比色皿1的底部形成缓冲和支撑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衡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衡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7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