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5042.1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元;郜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传感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开发早期,常需要采集车辆的整车载荷谱,以便校核车身、底盘件等重要部件的疲劳耐久特性。这时需要利用车轮力传感器,采集路面对车辆的载荷,这种方式由于可以越过轮胎的非线性特性,从而为后续方针计算带来便利。由于车轮是旋转部件,车轮力传感器是由滑环和定子组成的,滑环随车轮一起转动,定子固定于车身,力传感器固定在车轮上,信号从车轮经过滑环传递给定子,定子通过信号线缆连接到车身上,线缆沿着车身进入车内的数据采集系统。车轮是上下跳动的,车辆前轮除了垂向跳动还有车辆转向时绕Z轴的转动,当车辆转弯时,定子会相对于Z轴偏转一个角度,这时会造成力传感器采集的Z向力产生较大误差。且力传感器的采集过程通常是在试验场的强化坏路采集的,路面颠簸,对车辆冲击较大,影响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现有技术的固定方式使用塑料板、铝管、扎带等固定定子,与车身连接时,将铝管固定车辆转向节上。这种形式的固定方式较为复杂,通用性差。且在铝管与车辆的固定过程中,由于铝管较细,很难保证这个机构的约束。对定子的摆动限制较弱,从而引入较多的信号干扰。同时铝管弹塑性较差,不能克服机构的垂向变形,从而使得机构和力传感器承受交变载荷,使得整个检测机构处于危险之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用以实现解决垂向移动和绕Z轴转动,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的前减震器固定的固定结构;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力传感器的定子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为与车轮力传感器的线束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边沿处设置有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车轮的前减震器的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弧曲面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夹角大于60度小于12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车轮力传感器固定,避免了垂向移动和Z轴的转动,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车轮力传感器线束的开槽,将线缆固定在机构的中,使得力传感器的定子稳定的保持与地面的垂直姿态,符合力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5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定心的顶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体车库提升链条拉力实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