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件机的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677.8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喻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蓝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件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件机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插件机在以下方面有待改善:灵活度方面有待改善才能够适应更多工作,目前的布线比较混论,不能够在插件的过程中吹走其他杂物,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不能够配合其他输送装置进行更加灵活的工作,也就是一般的插件机的机械手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能够配合输送装置在一个导轨上来回移动,如果需要实现工作则需要非常复杂和昂贵的设备才能够实现到,而且体积非常大,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插件机的机械手,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灵活,能够在工作的时候将杂物吹走,能够配合其他输送装置进行来回移动和容易布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插件机的机械手,其包括:
第一旋转装置,其包括第一座体、固定安装在第一座体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旋转盘及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盘上端的第一连接件;
第二旋转装置,其包括与第一连接件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盘、与第二旋转盘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及与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且一端设于第二旋转盘上方的第二座体;
伸缩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座体上的第三驱动电机及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上端设于第二座体上方,所述旋转杆的下端穿过第二座体设于第二座体的下方;
第一位置传感器,其设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处;
第二位置传感器,其设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处;
第三位置传感器,其设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处;
控制器,其均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及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固定安装在外壳正面的把手、固定安装在外壳背面的挂扣、固定安装在外壳内的MCU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显示屏、固定安装在外壳内且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及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输入模块,所述挂扣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提手包括第一弧形部位和第二弧形部位,所述第一弧形部位与外壳之间形成手提携空间,所述第二弧形部位与外壳之间形成抓取空间。所述的手提携空间和抓取空间就是一个缺口,也就是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抓取控制器进行工作,也可以通过提手将控制器抓取来走动。
所述第二座体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配合内部形成空腔,所述上盖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导线管,所述第二导线管自空腔内部的下端往上端贯通;所述第一座体的上端铰接有第一导线管,所述第一导线管自第一座体内部的下端往上端贯通。这样就很好进行布线工作。
所述旋转杆的内部自上端往下端贯通形成流通道,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风机及连接在风机与旋转杆上端之间的气管。这样可以将工作区域的杂物吹走,提高工作的顺畅性,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第一座体的下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下端设有两个平行相间的滑座,每一个滑座上均设有自上往下贯通的螺丝孔。
所述基座的侧端设有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为自基座往外延伸的凸块及若干阵列分布在凸块上的螺栓孔,所述凸块的上端面为左右水平定位面,所述凸块的侧端面为垂直定位面,所述凸块与基座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两侧端面为前后水平定位面。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安装的精度,提高工作精度、减少错误率和提高工作效率,使得拆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呈圆柱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旋转盘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安装孔圆周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配合第二旋转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安装孔圆周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段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第一座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第二座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第三红外线传感器。
所述MCU控制模块均电性连接于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基座与第一座体之间通过第三旋转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装置电性连接于MCU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旋转装置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旋转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蓝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蓝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壁面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城市管廊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