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碟面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020.3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强;柯尊辉;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国际绿色能源斯特林(贵州)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机器人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面清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碟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系统的碟面干净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转换效率,其由多块特殊的镜面组成,镜面呈一定的幅度,并且相邻两块镜面之间不平行,导致碟面清洗难度大,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该碟面的清洗设备。首先市面上的自动玻璃清洗器无法吸附在这样的镜面上,其次无法跨越两块不平行的镜面。只能通过人工去清洗,这样一来人工成本增加,并且高空作业具有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碟面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碟面清洗得更干净,而且在遇到镜面过渡时,能完好的过渡镜面,实现了碟面的自动清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碟面清洗装置,包括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滑动轨道之间均匀设有碟面镜片,碟面镜片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且三个滑动轨道之间设有两个清洗机器人本体,清洗机器人本体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且清洗机器人本体的两端通过直线电机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清洗机器人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直线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机器人本体包括清洗棉、固定卡扣、压力传感器、连接外壳和刮板,连接外壳的两端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直线电机连接,连接外壳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刮板,并且连接外壳的下表面通过固定卡扣连接有两个清洗棉,两个清洗棉位于刮板的两侧,并且清洗棉的中心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并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滑动轨道为环形结构,且三个滑动轨道的半径从内到外依次增大,三个滑动轨道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滑动轨道的一端均设有限位传感器感应装置,所述清洗机器人本体的两端设有设有与限位传感器感应装置对应的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的输出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滑动轨道上均设有障碍传感器识别装置,障碍传感器识别装置位于两个碟面镜片的相交处,所述清洗机器人本体的两侧设有与障碍传感器识别装置对应的障碍传感器,障碍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清洗机器人本体的下端中心两侧设有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包括有喷水阀和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位于清洗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并且储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喷水阀的进水口连接,并且喷水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轨道式机器人碟面清洗装置上设置了清洗机器人本体,通过清洗机器人本体可以对碟面镜片进行清洗,清洗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弧度与镜面弧度一致,能够很好的贴合镜面,并且前后清洗棉和中央刮条的设计,该轨道式机器人碟面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碟面清洗得更干净,而且在遇到镜面过渡时,能完好的过渡镜面,实现了碟面的自动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机器人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轨道、2碟面镜片、3清洗机器人本体、31清洗棉、32固定卡扣、33压力传感器、34连接外壳、35刮板、4限位传感器感应装置、5障碍传感器识别装置、6蓄电池、7控制器、8直线电机、9控制箱、10喷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国际绿色能源斯特林(贵州)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部国际绿色能源斯特林(贵州)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虫组合物及相关方法
- 下一篇:癌症成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