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40525.4 | 申请日: | 201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田红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红江 |
| 主分类号: | B60C27/06 | 分类号: | B60C27/06;B60B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滑 脱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陷坑自救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胎陷坑防滑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路况和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多种原因造成汽车轮胎打滑、陷坑以及捂车现象,目前常见的防滑装置功能比较单一,仅可用作防滑,且有些情况下效果不好或无法使用。当车轮打滑时地面会形成一个凹坑,很多时候车的底盘和地面常常是间隙很小;这时想帮助车子逃出陷滑状态就有两个办法:一是外加牵引(人推,拖车,及拖车工具等);一是用想办法把物体垫入陷滑坑。而大多时候是很难有外加牵引力的,此时只有向车轮底下垫物体,所垫的物体无非是硬的固体如木板石头软的物体破布草等,这些物体首先要能找的到,在找的到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有作用,固体石头大的塞不进陷滑坑,小的石头会继续陷进去起不了作用,而木板很难塞进车轮底下,或者就根本塞不进去。比如前驱车向后倒车退出陷坑,前轮后侧就无法塞入不能弯曲长的平板,因为车轮陷进泥地里形成陷滑坑时车的地盘和地面间隙已经很小,并且陷滑坑和车轮的接触面和汽车底盘有一定夹角,后驱车向前行进陷入滑坑时后轮前侧也同样状态。此时长点的薄固体板物根本放不进陷滑坑,软的物体可以放入陷坑,但很容易继续陷进去起不了作用,所以向陷坑垫物体费时费力。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沟坎时,往往需要现场寻找可辅助车辆顺利通过的材料,如木板,铁板等;但是在野外这些东西很难找到,车辆强行通过时,有可能造成捂车或磨损底盘的情况;同样,在通过台阶时也需要现场寻找合适的东西来辅助车辆顺利通过,否则也会因台阶对车辆底盘的剐蹭造成底盘磨损或轮胎磨损甚至损坏,但寻找垫的东西往往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还未必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目的在于快速便捷的解决汽车防滑脱困问题。
一种汽车防滑脱困装置,包括铰链1,驻锄2,铰链轴3,驻锄轴4,螺栓5;若干个铰链1通过铰链轴3一一铰接形成一排铰链组7;若干个驻锄轴4沿铰链组7的宽度方向一一对应贯穿各铰链1内部设置,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安装有螺栓5;所述铰链1中部设置为无孔结构1-1,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并位于所述螺栓5和所述铰链1侧壁之间,或者铰链1中部贯穿设置有方孔结构1-2,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各驻锄轴4中部,并且位于方孔结构1-2中。
优选的,所述铰链1的一连接端弯折形成弯曲结构1-6,弯曲结构1-6上设置有开口朝外的下凹结构1-4,所述铰链1的另一连接端弯折形成与所述下凹结构1-4匹配设置的凸起结构1-5,且所述弯曲结构1-6和所述凸起结构1-5上贯穿设置有用来安装铰链轴3的贯穿孔8,相邻铰链1铰接时凸起结构1-5穿插在下凹结构1-4中并铰链轴连接形成单向弯曲结构,各驻锄2另一端位于所述铰链1远离所述弯曲结构1-6一端。
优选的,所述铰链1中的所述方孔结构1-2沿铰链组7长度方向形成内壁a和内壁b,其中内壁a具有与铰链1表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内壁b包括与铰链1一表面垂直的垂直斜面,以及与所述垂直斜面连接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
优选的,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时,各驻锄2另一端置有方形束带孔2-3,各驻锄2通过穿过方形束带孔2-3的束带6固定于车轮9上。
优选的,所述驻锄轴4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铰链轴3和驻锄轴4通过螺栓5固定于铰链1上,驻锄轴4长于铰链轴3。
优选的,所述链轴3设置为一端环型结构3-2,另一端钩型结构3-1。
优选的,所述铰链组7并列连接时,通过铰链轴3上的钩型结构3-1和环型结构3-2相互钩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主要结构由若干只可单向弯曲的铰链和驻锄组成铰链组。每个相连铰链之间具有单向弯曲结构。可方便快捷的帮助汽车逃出陷淤打滑状态以及当防滑链作用;也可帮助车子越过一些小的台阶及沟坎;当铰链组不用时可以卷曲折叠亦或平放即可,完全实现了一物多用 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一种结构视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一种结构视图之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另一种结构视图之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一种结构视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红江,未经田红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