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结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228.X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结构 发动机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第一本体1具有第一密封面1a和第三密封面1b,第二本体2具有第二密封面2a和第四密封面2b,第三本体3具有第五密封面3a。第一密封面1a和第二密封面2a通过密封垫片4实现密封,第五密封面3a与第三密封面1b、第四密封面2b之间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但是,由于制造误差,在固定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时,密封垫片4有可能伸出第三密封面1b、第四密封面2b;也有可能缩进第三密封面1b、第四密封面2b。
若密封垫片4伸出第三密封面1b、第四密封面2b,则当将第三本体3a固定至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上时,有可能使得密封垫片4发生变形,导致密封失效。
若密封垫片4缩进第三密封面1b、第四密封面2b,则在第一密封面1a和第二密封面2a之间会形成间隙,由于密封垫片4的厚度一般较小,所形成的间隙较小,密封胶由于表面张力,可能导致密封胶无法完全填充该间隙,导致密封失效。因此,如何实现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第三本体3之间的有效密封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密封结构容易出现密封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之间通过密封垫片实现密封;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本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三密封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密封面,所述第三本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第五密封面,所述第五密封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五密封面与所述第四密封面之间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所述密封垫片具有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第三密封面、第四密封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五密封面上设有能够容纳所述伸出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伸出端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底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平滑过渡,所述侧壁和第五密封面之间平滑过渡。
可选的,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伸出端之间的间隙为G1,所述第三密封面、第四密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五密封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之间的胶接厚度为G2,其中:G1≥G2。
可选的,所述密封垫片的厚度为H1,所述凹槽的槽宽为H2,H1、H2、G2满足以下关系:H1+G2≤H2≤H1+2G2。
可选的,所述伸出端的长度为L1,L1、G2满足以下关系:L1≤2G2。
可选的,所述密封垫片面向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延伸至所述伸出端的端头。
可选的,所述密封垫片为金属密封垫片或橡胶密封垫片或塑料密封垫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和缸盖,还包括以上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缸体包括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缸体包括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缸盖包括所述第三本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发动机缸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密封结构,使密封垫片具有伸出端,伸出端伸出第三密封面、第四密封面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第五密封面上设置能够容纳伸出端的凹槽。由于密封垫片具有伸出端,也就是说,在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之间不会形成间隙,不存在密封胶无法完全填充该间隙,导致泄漏的问题发生。另外,由于凹槽的底壁与伸出端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当将第三本体通过密封胶固定至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上时,第五密封面不会与密封垫片接触,因而不会使密封垫片发生变形,不会导致密封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