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模块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3417.6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张利军;杨东军;张波;谢峥;甄远伟;黎梅云;孙庆文;王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赵燕 |
地址: | 266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模块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的功率模块检测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变流器市场的不断开拓,变流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功率模块作为变流产品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关系到产品是否能够长期可靠运行,因此,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检修维护产品,对于功率模块的全面、全性能测试就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目前,对于功率模块的测试和检修,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和试验平台。新项目新产品中对功率模块的测试往往要等到样机完成之后随整机一起进行测试,而样机生产周期较长,在此期间功率模块的性能无法进行充分验证,整机调试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延长项目进度。
对于其他项目的功率模块返厂检修,没有与之对应的检修测试平台,或者临时搭建一个试验平台,也只能进行简单的功能验证,不具备全面的性能测试能力,并且该试验平台也不能模拟功率模块的实际运行工况,很容易导致问题解决不彻底,造成反复检修而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现有试验平台也不具备通用性,针对不同产品的功率模块都要搭建一个对应的试验平台,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测试方法单一,也不具备大功率负载性能试验能力,缺乏灵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率模块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可模拟实际运行工况,并根据不同的系统调节对应的参数,利用简单的试验方法进行全功率范围试验验证;同时兼容老化试验测试功能,能够涵盖绝大部分变流器功率模块性能试验,具备通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功率模块试验平台,为箱体结构,包括顺次隔离设置的控制腔、传感器腔和输出腔,其中,传感器腔上设置有风机腔,控制腔上安装有风道,风道的一侧可拆卸的安装于风机腔上,风道上安装功率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风道的一侧安装有可调节风量的风机,风机设置有风机腔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输出腔上设置有变压器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变压器腔、风机腔和风道之间贯通形成有通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风道的侧部设置有密封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控制腔内设置有控制器和分线端子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风道与控制腔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控制腔内部的控制器与功率模块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试验平台,其箱体的隔离设置,保证了良好的电磁兼容,抗干扰能力强;
2、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试验平台,其散热风道为可拆卸设置,针对不同系统模块只需更换对应的风道、不必重新设计整个平台,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且具有通用性;
3、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试验平台功率模块置于风道上方,大批量测试时更换方便,节约测试时间;
4、风道与平台密封对接,确保气密性,满足模块散热要求;
5、变压器/负载电抗器的兼容设计,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系统负载需求,具备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功率模块试验平台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以上各图中:1、控制腔;2、传感器腔;3、输出腔;4、风机腔;5、风道;6、功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以及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功率模块试验平台的立体图以及主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试验平台,为箱体结构,包括顺次隔离设置的控制腔1、传感器腔2和输出腔3,三个腔室的隔离设置,保证电磁的兼容设计,抗干扰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3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